作为团结政府的一员,马华中央开放给全国基层在区会代表大会探讨未来之路,尽管有些区会通过退出国阵及团结政府的议案,但是熟悉马华党内局势的政治观察家认为,这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实则是放眼要捍卫来届大选的出战机会。
对此,马青总团秘书苏仪芳不讳言,马华作为一个政党,而不是非政府组织,在距离全国大选还有一段时间,马华基层表达探讨合作模式、欲备战及出战选举,都是政治工作的常态。
苏仪芳在接受《东方日报》访问时提到,马华中央会收集各区会声音后,将在11月的中央代表大会中,订下一个大方向。
她说,马华基本立场就是希望当今政府能够顺利完成任期,中途频繁更换政权不利于国家发展,马华基层目前所探讨的更多是关于来届大选的合作策略。
在苏仪芳看来,由于马华并不是单独进团结政府,而是以国阵身份加入团结政府,在马华并没与国阵“离婚”下,又何谈退出团结政府,的确有一种看法是短期内退出团结政府更像伪命题。
询问如何看待马华一旦退出团结政府,将对如今的执政团队带来怎样的影响;她则坦言,马华目前只有2位国会议员,一旦中途退出也不足以动摇现届政府,带来的影响力可能只会是“3天新闻热度”,因此马华党内获得一个空间去探讨未来的方向。
如何赢得选举是一个关键
至于外界质疑国阵“名存实亡”;苏仪芳则回应,如果没有放弃国阵这个平台,就必须让国阵回到初衷,并指如今各成员党,包括巫统本身也面临困境,反而为寻找当初的“国阵精神”提供一个机会。
但她补充,这几年的政治现实告诉大家,过去不可能的合作、如今都已在合作,万一国阵瓦解,就相等于大洗牌,各个成员党都存在不同政治组合结盟的可能性。
在过去数届大选中,马华虽战绩不佳,但在国阵模式下,每届仍可竞选37至44个国席;惟在2023年举行的6州选举,国阵及希盟曾以“赢者上阵”为原则来谈判联合出战,当时马华及国大党面临苦无议席可上阵的窘境,后来两党议决不出战,此举可视为对马华当前政治处境与来届大选出战权的一种警示。
尽管苏仪芳认同,一日未定下来届大选的合作伙伴,就难以规划重点选区及备战工作,但她也点出,如今的政治局势不断变化,接下来的几场州选的成绩或可成为一项参考指标,可审视不同联盟组合的得票能力,为来届大选提供重要参考。
她说,除了出战大选之外,马华要如何在大选中得到选民的委托,拿到进入国州议会的入门票,亦是一个关键。
另外,她提到,大马选举改革委员会倡议改变国会选举制度中,有提到过以“比例代表制”(PR)取代现有的“领先者当选制”(FPTP),一旦落实此机制,也将大大提高小党与新联盟的存活空间。
延伸阅读:
【东方解读·马华还有出路吗?】不要轻弃传统选区 叶炳汉:马华须在大选站起来
【东方解读·马华还有出路吗?】马华退出国阵加入国盟? “绝不是理想的出路”
【东方解读·马华还有出路吗?】不想沉默中死亡就冲一把 谢诗坚建议马华参考“七人帮”狠劲
【东方解读·马华还有出路吗?】只要巫统没主动解散 许国伟:马华不用急著退出国阵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