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山8日讯) 柔佛两名青年参与国油推动的技职教育培训与资助计划(VISTA)之下,完成技职课程后皆获取高薪工作机会,扭转自己和家人的命运。
21岁的莫哈末哈奇米和23岁的莫哈末沙希扎都是上述计划的受害者,两人皆是在本纳瓦镇国家青年技术学院(IKBN)修读焊接课程。
国油公司今日发表文告分享两名技职青年的故事。

其中一名受惠青年是来自哥打丁宜的莫哈末哈奇米,他是一名理科生,从中四开始就对技职教育产生兴趣,在上网研读资料后决定学习焊接。
哈奇米在毕业后短短一个月内,即受聘为马来西亚精炼公司有限公司(MRCSB)在马六甲炼油厂的外包承包商。如今,他不仅有稳定的工作,其收入甚至能达到每月五位数。
他说,参与这项计划后才意识到,不同行业中其实有很多工作机会,包括石油与天然气领域。
“一开始工作时,就学到了很多这个行业的专业知识,而且薪水和津贴都相当可观。”

另一名受惠青年是现年23岁的莫哈末沙希扎,他来自一个中等家庭。从少年时期起,就对技术职业很感兴趣。
莫哈末沙希扎原本在中三评估考试(PT3)后就想报读相关课程的他,最终还是顺从父母心愿,先完成中学教育考取大马教育文凭。
他在中学毕业后决定报读焊接课程,在老师的指导下,他开始对人生有了方向。
沙希扎毕业后进入马来西亚海事与重工控股公司(MHB)工作,之后更前往新加坡就业。
“我在技术学院学到的基本知识,帮助我今天能操作自动化与机器人系统。”

本纳瓦镇国家青年技术学院讲师玛哈迪(44岁)说,上述学生之所以能成功,是因为他们了解技能的价值,而且不轻言放弃。
他透露,目前该院已有50名学生透过此计划顺利毕业,显示以技能与产业导向为基础的学习方式是有效的。
技职教育培训与资助计划于1992年推行以来,全国已有37所机构受惠,国油公司投入超过9500万令吉,培养超过1万4000名毕业生。
如今,该计划已升级为以业界为主导的VISTA i-plus,采用更全面整合的方式,加强产业、政府机构与技术学院之间的合作。
这项多方合作的计划获得多个单位支持,包括国油公司、马来西亚油气服务理事会(MOGSC)、马来西亚石油资源机构(MPRC)、人力资源发展公司(HRD Corp)、马来西亚建筑工业发展局(CIDB)、各大油气承包商,以及中央政府部门与技职教育院校。
在柔佛州共有4所院校,包括本纳瓦镇国家青年技术学院、巴西古当工业培训学院、大马建筑学院及敦赛纳西尔理工学院培养出大批与石油天然气行业相关的毕业生,包括6G焊接、管道安装、鹰架工程、电气技师及石化文凭等专业领域。
这项计划也配合柔佛人才发展理事会(JTDC)的方向,并支援柔新经济特区(JS-SEZ)的推行,为各行各业提供高技能就业机会。这也展现了国油公司持续强化技职教育与培训(TVET)的决心,确保学生所学与当今及未来产业需求相符。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