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7日讯)投资、贸易与工业部副部长刘镇东指出,我国近期的电费变动并非“电费上涨”,而是重新计算电费结构的制度性改革。
他今日在面子书上传影片说明最新电费结构表示,马来西亚每3年都会重新规划电费计算方式,而此次调整的核心在于电价结构与补贴机制的重大改革。
“这次的电费不是涨价,而是取消了成本转嫁机制(ICPT),改为燃料成本自动调整机制(AFA)。”
他说,目前的基础电价从每千瓦时约39仙调升至45仙,表面上看似上涨,但实际上,过去波动剧烈的ICPT已被取消,并指2022年乌克兰战争爆发后,煤炭与天然气价格飙升,导致ICPT一度高达15至16仙。
刘镇东解释,新制度下的AFA会根据国际煤与天然气价格,每月自动调整电费增减幅度,最多不超过10%,如超出则需呈内阁讨论。
此外,他也强调,新架构下非繁忙时段的电费优惠也会大幅增加。
“本来(每星期)只有70小时是非繁忙时间,可享有比较便宜的电费。但是在新的电费结构中,非繁忙时段每星期增加至128小时,且全年的周末与15天公共假期也完全属于非繁忙时段,增加了那么多的非繁忙时间,电费将更便宜。”
“原本每周只有70小时属于非繁忙时段,如今增至每周128小时,且全年的周末与15天公共假期也列入非繁忙时段,意味著更多时段电费将更便宜。”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