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6日讯)候任大马医药协会主席蒂鲁纳瓦说,我国约有30%医生属于低收入群体(B40),颠覆了外界“医生等于富裕”的刻板印象。
他指出,根据2018年的一项涵盖1800名医生的调查,真正经济稳定、可谓“成功”的医生仅占10%。
“我们有数据证明,B40群体的医生比例接近30%。另外30%是“够吃够用”,还有30%甚至“在水平以下”(经济困境)。”
他说,全国80%的诊所属于独立医生经营诊所,面对新法规与即将实施的电子发票制度,将加重营运成本,进一步压缩利润。
“诊所的收入来源除了谘询与药物,还需支付人事薪资、租金与合规费用,这些营运压力不能忽视。”
蒂鲁纳瓦警告,若无法维持诊所生存,未来5至10年内可能出现大量倒闭潮,届时受害的将是普罗大众。
大马医药协会号召逾500名私人医生参与“医生抗议行动”,蒂鲁纳瓦今日在布城首相署停车场外在现场召开记者会,如是表示。
该协会旨在抗议政府5月1日强行推行《2025年价格管制与反暴利(药品标价)条例》,并未遵守原先承诺的3个月宽限期。
与此同时,他说,该政策将私立诊所等同于零售药房,实属不当。
他强调,基层私立诊所是以病患为核心的专业医疗服务,不应被视为一般商业零售业对待。
“医疗行业是最重视资讯透明的领域之一,自1971年起相关法律就已强调以病患为中心,包括《1998年私人医疗保健设施及服务法令》(第586号法令)在内,有超过50部法律监管我们的行为。”
此外,大马私人执业医生联合会(FPMPAM)指出,国内贸易及生活成本部的执法人员已对诊所进行检查,并下达三天期限,要求张贴药品价格,否则将面对法律行动。
“这与卫生部长祖基菲里与国内贸易部长阿米占早前的公开承诺相互矛盾,他们宣称首3个月内只会进行宣导而非惩罚。”
大马私人执业医生联合会主席山姆嘉纳坦医生上周呼吁政府立即停止惩罚性突检,直至颁布清晰的指引与具有法律效力的缓冲期文件为止。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