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城15日讯)马华槟州联委会委员崔富章肯定敦阿都拉推动简化民生政策及槟城公共交通的远见。其中一项最让他难忘的政绩,是在任内宣布为槟城带来轻快铁计划。
“当时这是他送给槟城的大礼,虽然那时轻快铁对我槟城人来说还很陌生,但槟城的交通拥堵问题已逐渐浮现,所以相关的宣布让我觉得他是个有远见的领袖,惟当时这项计划后来未有下文。”
他也提到在伯拉时代推出的汽油津贴政策设计简便,国人不需繁复手续,仅需带著车卡或摩哆资料到邮政局,即可直接领取现金,体现了对人民生活负担的体恤与关怀。
他透露,当时他身为州内某中学的家协理事成员,恰好当时国家团结局在该学校举办与团结有关的活动,并邀请了前首相敦阿都拉出席。
他指出,尽管当时敦阿都拉已卸任首相职务,但在出席活动时,依然展现了他一贯的亲民形象。

曾担任媒体人的黄汇婷追忆敦阿都拉任内的温和政治风格与推动北马发展的贡献。 她表示,在她当媒体人最冲刺、最热血的那些年,正是敦阿都拉就任首相期间。
她说,伯拉是我们温和、亲切又让人容易理解的首相。他带著一份儒雅的气质,一种“可以靠近”的政治温度,影响了那个时代的我们。
黄汇婷指出,在众多政策中,她印象最深刻的是北马经济走廊(NCER)特区的推行。
“该计划涵盖玻璃市、槟城、吉打及北霹雳四个州属,著重于农业、制造业及旅游业发展,为北马带来大量投资与就业机会,显著提升了经济活力。另一项重要举措则是从双溪赖通往甲抛峇底的替代公路建设工程。”
黄汇婷表示,这是一项民生基础设施工程,为北海和甲抛峇底居民带来了许多生活便利。
66岁的前新闻官李团才表示,敦阿都拉给人的印象,是一位和谐可亲、没有争议的中庸型领袖。他无论在任或卸任后,始终保持低调,展现难得的政治风范。
他认为,敦阿都拉对地方的最大贡献之一,就是带动甲抛峇底的发展。甲抛峇底可说是非常进步的一区,无论是基础设施还是整体市容,都看得出他的规划留下了长远影响。
74岁的张明福表示,敦阿都拉的领导风格柔和、务实,不争不抢,但却为国家与地方发展留下重要足迹,是真正让人民怀念的好领袖。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