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14日讯)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于2013年访马时期,曾在演讲中特别感谢在华留学的大马华青杨永康捐献造血干细胞,成功挽救了一个幼小的生命,而这名留华生如今已成为了上海仁济医院的一名医生。
配合习近平周二到马来西亚展开为期3天的国事访问,《新华社》记者赵博超发表了“切水不断”的友谊代代传——习近平推动中马友好的故事”的特高稿,当中提到习近平在2013年访问马来西亚期间,特别在演讲中提到杨永康捐献造血干细胞,成功挽救中国安徽一名7岁孩子的生命。
杨永康也是中国首个外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他如今已是上海仁济医院的医生,也是第一个拿到中国行医执照的外籍医生,在上海正式行医已10年。据《新华社》报道,在习近平点名感谢后,杨永康激动得彻夜难眠。
“我(杨永康)从未想过自己的平凡之举会获得如此高规格的认可。”
杨永康也提到:“习近平主席的肯定彰显了两国人民守望相助的精神。这份鼓励让我坚定留在中国,坚持救死扶伤的医学事业,坚持参与献血等公益活动,努力成为马中友谊的桥梁。”
《新华社》在特稿中提及,杨永康的故事只是中马友谊的一个缩影,习近平当时还曾引用马来西亚谚语说:“分享欢笑的朋友容易找,分担泪水的朋友很难遇。”在他眼中,中马两国是谈得来、信得过、靠得住的好朋友。
特稿指出,在上世纪90年代初,当时为福建省福州市委书记的习近平曾率团前往马来西亚招商引资。访问中,位于马六甲的三宝庙和有“新福州”之称的砂拉越的诗巫市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而2013年,作为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再次访马,并在讲话中引用马来谚语“切水不断”来形容两国传承千年的深厚友谊,并提到郑和的故事。
在当时出访东南亚期间,习近平在印尼首次提出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他之前提出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共同构成了共建“一带一路”倡议。
此外,《新华社》特稿也特别提到关于东海岸铁路项目(东铁)的进展,并指这条铁路在未来还有望同中寮、中泰铁路相联通,更好推进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建设,同时也访问了大马交通部长陆兆福。
特稿提到,陆兆福称,如果这一设想得以实现,东海岸铁路将能够接入泰国的整个铁路网,并经寮国连接中国西南部的昆明市,使地区货物与人员流动更加便捷。
特稿也指出,中国已连续16年成为马来西亚最大贸易伙伴,2024年双边贸易额创新高,达到2120.4亿美元。如今,大马的榴梿、山竹、菠萝蜜等热带水果被摆上越来越多中国家庭的餐桌,而大马首相拿督斯里安华访马期间,习近平也表示欢迎马方用好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平台,把更多优质特色产品推向中国,共同打造数码经济、人工智能、新能源等合作新增长点。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