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城29日讯)柑象征著好运、丰收与喜悦,每逢农历新年,许多民众都会大量购买。然而,卫生部近日公布的一项检测结果引发关注,在抽检的243个柑样本中,有9个(占3.7%)因农药含量超标而被销毁。
针对这一情况,理科大学(USM)两名学者向《自由今日大马》表示,柑仍然是安全食用的,民众无需过度担忧。
USM生物科学教授K. Sudesh表示,彻底清洗柑并在剥皮后洗手,可以降低农药残留带来的风险。
他强调:“柑有较厚的果皮,能形成天然屏障,因此果肉本身不会受到太大影响。”
尽管当局已在全国70个入境口岸监测进口水果,他认为,政府应持续严格执行“第五级检验”措施,即在进口水果获准销售前,先扣留并检测其安全性,特别是针对过去曾违规的进口商。
另一名USM学者、植物生物技术讲师赵美琳(译音)表示,农药与防霉剂在水果储存和运输过程中起著关键作用,可有效防止水果腐败。
她指出,水果导致的健康问题多半源于细菌或真菌污染,而非农药残留。
她建议消费者在购买柑时仔细检查,避免挑选看起来腐坏的水果。
同时,她强调:“如果农药和防霉剂的使用符合安全标准,基本上是无害的。但对违规供应商,政府应制定更严格的规定。”
她还建议,海关应在节庆及水果旺季期间更频繁地抽检进口水果,并对违规进口商采取更严厉的措施,包括吊销屡次违反安全标准供应商的执照。此外,政府也应考虑禁止农药超标的外国供应商进口水果,以确保消费者的安全。
“政府若能对违规供应商采取强硬立场,例如吊销执照,将能传达明确的信息,保障消费者的权益。”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