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怡保7日讯)马青全国中委林锦贤针对财政部公积金提取政策提出强烈质疑,呼吁政府正视当前民众面临的严峻财务困境。

他发文告指出,根据财政部公布的统计,公积金会员已经从第三账户或灵活账户提取了107亿8000万令吉,涉及386万名会员,其中55岁以下会员占比高达29.4%。

“这现象揭示了年轻公积金会员及家庭在压力下,已将公积金作为解决债务、支付日常开销、购买必需品甚至应对突发灾难的‘最后一根稻草’,这不仅反映出民众面临的财务困境,也暴露了当前经济保障体系的巨大失衡。”

他说,公积金制度的设立初衷是保障民众退休生活,但如今,大约610万会员的退休金少于1万令吉,其中约360万人剩下不到1000令吉。尤其是水灾受灾家庭,除了面临生活成本上涨外,还得承担家俱电器损失的巨大开支。

他说,在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民众财务状况已陷入困境,政府允许动用公积金无疑给了他们一线“浮生”,但这种救急之法短期内有效,却无法解决根本问题。即使如此,民众面临的长期财务压力依旧未能根本缓解。

马青全国中委林锦贤
马青全国中委林锦贤

“如今,物价飞涨,生活成本居高不下,民众的生活压力无比沉重。假如这些会员的第三账户资金被完全提取,接下来他们又该如何度过难关?他们将不得不依赖其他更高利息的贷款方式,进而使债务雪球越滚越大。”

对此,林锦贤强调,民众需要学习基本的理财规划,政府也应当为需要的国民提供必要的理财辅导,帮助他们摆脱财务困境,增强财务管理能力。

“公积金原本是为了保障民众退休生活而设立的,但频繁的提取行为正在侵蚀这一制度的长期保障功能。虽然政府放宽政策短期内缓解了部分民众的困境,但这种‘解困’的做法却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因此,他呼吁政府应更加谨慎地评估现行公积金提取政策,不能只顾眼前的困境,而忽视了民众长远的财务稳定与社会保障。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10年前最后一次花钱 女子辞职过“0元生活”

阅读全文
民众在事发后为老妇(小图)施救,惟当时已死亡,而紫衣男子为肇事者。

老妇过路遭撞亡 家属泪控肇事少年没道歉无悔意

阅读全文

【天然气输管起火】 退休公仆惨遭火劫 9房屋被烧毁损失150万令吉

阅读全文

关税伤到自家人!第四大车厂开第一枪 美国900员工一夕失业

阅读全文

旧古仔路树倒压车

阅读全文

灾黎何去何从 要尽快解决

阅读全文
魏家祥重申,马华不会“坐以待毙”,并将坚守原则,在对的事情上站稳立场。

魏家祥:马华不会“坐以待毙” 坚守原则 站稳立场

国内

(马六甲7日讯)马华总会长拿督斯里魏家祥重申,马华不会“坐以待毙”,并将坚守原则,在对的事情上站稳立场。他说,虽然在政府...

阅读全文

安华:大马经济突出但仍需应对生活成本问题

国内

(大山脚7日讯)首相拿督斯里安华表示,尽管我国经济整体表现不错,例如槟城的半导体产业非常出色,但生活成本和物价问题仍需关...

阅读全文
安华(中者)在曹观友(左)陪同下巡视参展单位。

安华吁大学与工业加强合作 推动高科技产业发展

国内

(槟城7日讯)首相拿督斯里安华呼吁,北马区的公立大学应积极与工业界合作,为高科技行业的创新发至群内提供支持,尤其是在推动...

阅读全文
吴爱娣(右2)带领英国帝国战争博物馆拜访团,前往甲板新村进行参观;左是卡尔华纳。(马新社图)

甲板有丰富历史价值 应列UNESCO世界遗产

国内

(华都牙也7日讯)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马来西亚分会成员吴爱娣博士表示,甲板镇拥有丰富的历史价值,应该被联合...

阅读全文

6州今早水灾灾情好转

国内

(吉隆坡7日讯)6个州的水灾灾情好转,今早在临时疏散中心的灾民人数相比昨晚有所减少。吉兰丹依然是灾民人数最多的州,但人数...

阅读全文

反毒机构动员100志愿者 援助丹登水灾灾民 

国内

(加影7日讯)马来西亚国家反毒机构今日动员100名志愿者,以执行吉兰丹和登嘉楼的水灾援助任务。  该机构总监拿督罗斯林表...

阅读全文
“建交50载·马中友谊跑”参加者周日(8日)马莫草场见!

“建交50载·马中友谊跑”明早马莫草场举行 参加者受促提前到场

国内

(吉隆坡7日讯)由 《东方日报》主办的“建交50载·马中友谊跑”,于明早(8日)在吉隆坡马莫草场(Padang Merb...

阅读全文

年度感恩晚宴突显多元开明精神 房地部荣膺本年度国家发展大奖总冠军

国内

(布城7日讯)房屋与地方政府部今日举办年度感恩晚宴,主题为“世界大同”。房地部公务员们精心打扮,身穿世界各地不同国家的传...

阅读全文

提升我国汽车领域技术竞争水平 马中科促会与奇瑞签署备忘录

国内

(吉隆坡7日讯)马来西亚中国科技促进会(MCTPA)今与奇瑞马来西亚签署合作备忘录(MOU),以深化技术合作,签下此备忘...

阅读全文
配合林连玉基金华教节,《东方日报》采访廖文辉博士(左起)、陈黎晋和姚丽芳,探讨“林连玉精神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2024年华教节3/3】来一次Citywalk看场日出 连接Z时代与林连玉精神

国内

(吉隆坡7日讯)随著时代的发展,年轻人对林连玉精神的理解也在变化,如何与伟人“对话”,让年轻人理解林连玉精神,除了通过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