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连玉晚年过著隐士般的生活,双眼也几乎看不清,不过他仍手持放大镜阅读报章,关心时事。

(吉隆坡7日讯)林连玉为了华文教育存亡、民族权力奋斗一生,公民权也遭到褫夺,前半生轰轰烈烈,晚年时孤单冷清,会让人质疑舍“小我”的精神是否值得,同时也触发后人思考人一生追求和意义又是为何。

配合林连玉基金华教节,《东方日报》采访林连玉基金署理主席廖文辉博士、林连玉基金副主席姚丽芳和林连玉纪念馆导览志工副团长陈黎晋,谈到林连玉的晚年际遇,以此探讨林连玉精神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姚丽芳在访问中谈到,林连玉对社会的贡献已是盖棺定论,不过有些学者会认为,林连玉的坚持和付出,导致他遭政府褫夺公民权,教师执造也被吊销,晚年孤独寂寞,少有人探望,会质疑林连玉之前的贡献是否有些白费,所做所行是否值得。

“这触发了现代人和年轻人去思考林连玉的奋斗和追求,对他个人是否有意义,人的一生所追求意义为何,人生的意义又是为何。”

1985年,林连玉在去世前一个月留下了《答东姑》一文,反驳了第一任首相东姑阿都拉曼的当时观点,而他一生对华教的贡献,被华社尊称为“族魂”。
1985年,林连玉在去世前一个月留下了《答东姑》一文,反驳了第一任首相东姑阿都拉曼的当时观点,而他一生对华教的贡献,被华社尊称为“族魂”。

林连玉属惟士为能

廖文辉博士认为,就像孟子所言,一般人是有恒产者有恒心,有稳定生活才会想要为社会服务和贡献,另外一种人是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

“林连玉就属于孟子所说的‘士’,为民族大义而奋斗。”

“有些人努力让生活稳定和温饱,有些人对物质生活不高,把更多精力用于贡献社会,其实两者没有对错之分,而是在于人生追求的差异。”

根据林连玉基金资料,退出杏坛后的林连玉,居住在吉隆坡士拉央峇鲁,晚年过著隐士般的生活,双眼也几乎看不清,不过他仍然手持放大镜阅读报章,关心时事。1985年11月,林连玉在去世前一个月留下了《答东姑》一文,反驳了第一任首相东姑阿都拉曼的当时观点。

年青一代面临学华文困境 切身经历能理解林连玉精神

对于现在的人和年轻人能否理解林连玉精神,姚丽芳认为,不应该低估年轻人的感受能力与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

她提到,凡是前来林连玉纪念馆参观的年轻人,往往会对林连玉的事迹产生感动与共鸣。

姚指出,当今许多青年面临接受华文教育方面的困境,如师资短缺、学习华文机会受限,进而会思考为何有独中和改制国中,这些切身的经历能促使他们对华教产生共鸣,从而想要了解林连玉,并对他的贡献产生敬意。

这张1941年的老照片是林连玉(后排左二)与尊孔校长伍坚志和小一师生合影。当时,林连玉在尊孔担任小学部主任兼中学部文史教员。
这张1941年的老照片是林连玉(后排左二)与尊孔校长伍坚志和小一师生合影。当时,林连玉在尊孔担任小学部主任兼中学部文史教员。

年轻受访者陈黎晋表示,如果年轻人没有办法理解林连玉也很正常,因为他们没有经历过他当时遭遇的痛苦和压迫,比如战争和漂泊,在某种程度而言,也算幸事。

“如果他们真的感同身受,代表没有改变,其实也是一种悲哀,不是吗?”

陈黎晋以自身感受为例,最令他感动的就是林连玉的奉献及牺牲,让马来西亚的华文教育得以延续。

他指出,大马许多周边国家如泰国及印尼曾经也有华文学校,但后来因为各种原因渐渐衰退,甚至一度遭到反对,反观大马则有许多像林连玉这样的人,坚定捍卫华文教育,使华文教育不至于消灭。

廖文辉博士则强调,现代社会变化迅速,仅5年时间便足以形成代际差距,现代人也有不同追求,年轻人有自己的想法,也不需要就此否定。

“我们应该鼓励年轻人接触林连玉的事迹,让他们从自身角度出发理解历史人物的贡献。”

他引用孔子弟子的理念指出,“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只要核心价值不变,即使有不同的观点都可以接受。

廖文辉认为,年轻人并非没有使命感,其实很多年轻人会由于自己的华人身份,认为自己有义务及责任学习华文,延续中华文化,这种想法也是一种使命感。

他进一步指出,使命感与个人兴趣并非对立,而是可以相辅相成,兴趣可以催生使命感,而使命感也能激发兴趣。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10年前最后一次花钱 女子辞职过“0元生活”

阅读全文
民众在事发后为老妇(小图)施救,惟当时已死亡,而紫衣男子为肇事者。

老妇过路遭撞亡 家属泪控肇事少年没道歉无悔意

阅读全文

【天然气输管起火】 退休公仆惨遭火劫 9房屋被烧毁损失150万令吉

阅读全文

关税伤到自家人!第四大车厂开第一枪 美国900员工一夕失业

阅读全文

旧古仔路树倒压车

阅读全文

灾黎何去何从 要尽快解决

阅读全文
林连玉纪念馆导览志工副团长陈黎晋(左起)、林连玉基金署理主席廖文辉博士和林连玉基金副主席姚丽芳,与竖立于纪念馆的林连玉铜像合影。

【2024年华教节1/3】林连玉精神仍可回应现今社会争议 “共存共荣”不朽普世价值

国内

(吉隆坡7日讯)马来西亚华社誉为“族魂”的林连玉已逝世39年,在社会和时代迅速变化的背景下,这位伟人似乎离我们有些遥远,...

阅读全文

印裔穆斯林申请土著身份议题 安华:将指示赛夫丁研究

国内

(槟城6日讯)首相拿督斯里安华透露,他将指示内政部长拿督斯里赛夫丁纳苏申,研究印裔穆斯林申请成为土著的相关问题。他是今日...

阅读全文

若巫统变得更好 凯里将愿意回归

国内

(吉隆坡6日讯)前巫青团长凯里直言,若巫统能成为一个更好的巫统,他将愿意重返巫统。他今日在主持最新一期的播客节目《出去一...

阅读全文

培养爱国主义和团结精神 防长:国民服务3.0将以全新理念落实

国内

(吉隆坡6日讯)国防部长拿督斯里卡立诺丁指出,将于明年重启的国民服务计划3.0(PLKN)会以全新的理念和形式落实,以培...

阅读全文
(示意图)

男婴遭弃购物中心厕所 警捕19岁少女

国内

(新山6日讯)一名甫出生且尚身上缠有脐带的男婴,遭狠心母亲遗弃在购物中心的厕所内,所幸遭清洁工及时发现,保住小命。新山北...

阅读全文

全国446电讯发射站 加固抗洪能力

国内

(劳勿6日讯)通讯部副部长张念群说,电讯公司已对全国被鉴定为水灾高风险地区的446个电讯发射站进行加固,从而提升抗洪能力...

阅读全文
示意图

当送餐员被女友看不起 男子:我的心很痛

国内

(吉隆坡6日讯)一名女子因男友从事外卖送餐员的工作而感到羞愧,近日这对情侣的WhatsApp聊天截图在社交媒体曝光,引发...

阅读全文
沙巴副首长拿督杰菲里吉丁岸。

巫青:沙盟面对信任危机 杰菲里应主持大局

国内

(亚庇6日讯)巫青团财政乃英莫达再次促请沙巴首长拿督哈芝芝自行辞职,由副首长拿督杰菲里吉丁岸来领导过渡州政府。乃英表示,...

阅读全文

内政部与各机构持续协调合作 避免GISBH追随者恢复旧信仰

国内

(道北6日讯)内政部长拿督斯里赛夫丁纳苏申说,内政部将与各机构合作和协调,确保之前误入歧途的追随者,不会再回到已被列为异...

阅读全文
(档案照)

餐具印有共产党元素引起争议 颜炳寿:商家忽略在地国国情

国内

(吉隆坡6日讯)执业律师颜炳寿坦言,巴生一家烧烤餐厅因在餐具上印有共产党元素图样而遭逮捕一事,反映了商家在涉外投资经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