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4日讯)中国北京的大学校园内,又增添了一支二十四节令鼓队!这回,成立鼓队的是清华大学,这使中国大专高校里的节令鼓队增加到大约15支。目前,中国大约有100支节令鼓队,其中,今年成立的大学鼓队就有汕头大学,上海复旦大学及清华大学。
二十四节令鼓原创人之一的陈再藩,二十四特地飞到北京出席清华节令鼓队的成立仪式。陈再藩透露,他于2017年受中国宽柔校友会创会会长、清华大学医学院纪家葵教授之邀请,在清华大学举行的中国宽柔校友会成立活动中分享了节令鼓在中国及世界的发展,当时,陈再藩已约好清华大学节令鼓队成立时重访清华的承诺。
在11月小雪节气两天后的廿四日,清华大学节令鼓队的成典仪式于清华西校区“近春园遗址”的涟漪榭户外广场举办。荷塘围绕的这块校区乃"圆明五园"之一,此处也是朱自清名篇《荷塘月色》所在地,附近柳岸边的空地也正是节令鼓队平日排练的户外场所。清华大学节令鼓队拥有鼓手三十位,其中约20位为大马留学生,包括几位拥有多年鼓艺经验的大马中学鼓手,其一是新山宽中2018年的节令鼓队队长方昱涵(现为清华博士生),另一位为大山脚日新中学教练级鼓手冯礼显(金融系大一)。
在成立仪式上,鼓队的名誉指导纪家葵教授,大马国家文化人物陈再藩,清华大学艺术教育中心副教授、鼓队顾问指导邢高熙老师及大马二十四节令鼓协会代表、署理会长郑洲升皆受邀发言。

纪家葵教授特别表示,二十四节令鼓,是一种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打击乐艺术的独特表演形式。它不仅承载著中华民族的智慧和精神,更连接先辈农耕文明与现代海外华人的精神生活。在清华大学这样一所学术殿堂中,二十四节令鼓队的成立,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一次致敬,也是对创新精神的一次实践。他相信,通过二十四节令鼓队的活动,能够激发同学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文化自信,同时也能够锻炼同学们的团队协作能力,提升艺术修养。他期待鼓队能够成为清华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清华校园生活增添更多元的色彩。
大国家文化人物陈再藩表示清华大学在马中建交五十周年之际成立二十四节令鼓队,深具里程碑性义意。他希望中国的节令鼓队很快便能举办国际节令鼓节及观摩赛,从而使节令鼓文化获得更大的推动力量。
致辞结束后,所有受邀的嘉宾共同参与了富有象征意义的节气刻背仪式。所谓“刻背”,乃是以书法赋予狮鼓全新生命力的仪式,它为传统艺术注入了更为深邃的文化底蕴。
成立仪式的压轴是鼓队以一曲《共鸣》为隆重的典礼画上圆满的句号。鼓声铿锵有力、振奋人心,节奏鲜明的表演让现场观众深刻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与大学鼓乐的青春朝气。表演中,成员们整齐划一的动作与高度默契的配合,展现了传统与现代艺术形式的完美结合。在成立仪式后,该鼓队近期也将参加多项校内外的演出。
出席成立仪式的贵宾包括特从青岛过来的大马企业家白镜亮,他在纪教授力邀下,与多位宽柔校友一起为鼓队提供了赞助。
目前,成立节令鼓的中国大学计有华侨大学(最早于1997年,两校区共三支鼓队)、暨南大学、武汉大学、淅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天津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湘南体育学院、汕头大学及复旦大学。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