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国驻马来西亚大使欧阳玉靖
三月春光,万物候新,黄莺早啼,萍草愈绿。伴随著马来西亚首相安华的专机从北京首都国际机场腾空而起,安华对中国的正式访问画上圆满句号。
这是一次历史性访问。这是两国新一届政府成立后两国领导人首次见面,安华更是中国新一届政府接待的第一批外国政要之一。这也是安华就任后第一次访问中国。
3月31日下午,习近平主席在人民大会堂会见来访的安华,双方就共建中马命运共同体达成共识,成为此访最重要的政治成果。坐在会谈桌旁的我,心潮澎湃,思绪万千。
中马命运共同体,是中马千年友谊的赓续传承。中马地缘相近、人缘相亲、文缘相通、合作相契。郑和七下西洋五次驻节马六甲的故事在中马两国家喻户晓。阳春三月的人民大会堂,习近平主席同安华共同回顾了这段600多年前的历史佳话,安华谈到马六甲的三宝山和华人清真寺,动情地说:“郑和下西洋的意义早已超越单纯的经济交流,它是文化的碰撞和文明的包容”。不管是在亚洲金融危机、汶川特大地震,还是在新冠肺炎疫情等重大灾难面前,正如马来谚语所讲,Ringan sama dijinjing,berat sama dipikul(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中马两国政府和人民始终守望相助,共克时艰。
中马命运共同体,是中马文明交融的精神内核。中国和马来西亚都有璀璨而博大的文化文明。我印象最深的是习近平主席和安华的倾心交谈,两位领导人讲述各自对哲学问题的思考和对世界观、价值观、文明观的认识。当听到习近平主席引用孔子名言“政者,正也”时,安华会心一笑。这一刻,我切身感受到两位领导人产生的精神共鸣。在有600多年历史的东四清真寺,安华同中国伊斯兰教协会人员共同礼了主麻拜,他观看藏馆中百年历史的经书,不时对伊斯兰教在中国的融合发展发出连声赞叹。
中马命运共同体,是中马互利合作的生动写照。中国是马最大贸易伙伴和主要外资来源国。
过去10年,两国经贸合作数据一年上一个大台阶,从1060亿美元到去年的2036亿美元。本次访问期间,李强总理和安华共同见证了经贸、农业、海关等多个双边合作文件的签署。耀眼的数字和合作成果背后,离不开两国工商界高涨的合作热情。300位马企业家专程赶赴北京,随团参访;1000位中马商界代表齐聚一堂,共谋发展。两国商界签署的19份合作谅解备忘录成为亮眼的“成绩单”,数额高达1700亿马币,创下历史新高。
中马命运共同体,是中马民心相通的最佳诠释。我还记得,在抗击疫情最艰难的时刻,中马两国人民相互驰援,守望相助,谱写了一曲曲友谊之歌。疫情隔山隔水不隔心,疫情三年,两国人民始终念著彼此。从海南到北京,安华一路看到的是挥舞双臂的欢迎人群和他们脸上诚挚友善的笑容。在清华大学,朝气蓬勃的青年学子同安华热烈讨论两国青年文化学术交流举措,急切地想要了解更多两国高校间的交流合作。
中马命运共同体,是中马命运与共的时代注脚。1974年,马来西亚在东盟成立后率先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时光流转,斗转星移,转眼间两国已迎来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10周年,明年还将迎来建交50周年。访问期间,安华向李强总理明确表示,“马中两国命运与共,马各界都致力于加强对华友好,马新政府把发展马中关系作为优先方向。”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两国总理不约而同发出加强团结合作,共抗风险挑战,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注入更多确定性的亚洲强音。
“习近平主席率先提出的许多政策理念,特别是人类命运共同体,与‘昌明大马’理念不谋而合,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公开支持。”安华在访华行程即将结束时的表态,既饱含对发展中马关系的高度期待,也折射出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深入人心。
两国领导人已经为中马关系下步发展擘画了蓝图,指明了方向。如何将两国领导人关于共建中马命运共同体的共识落实到位,真正给两国人民和地区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共建中马命运共同体很宏大:我们要继续巩固世代友好,坚定支持彼此核心利益、照顾彼此重大关切,推动中马关系行稳致远。我们要加强发展战略对接,深化高质量合作,将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同建设“昌明大马”有机结合,使中马关系更多惠及两国人民。我们要弘扬亚洲文明,支持东盟中心地位,坚决抵制冷战思维和阵营对抗,合力建设好共同家园。我们要共同推动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落地生效,为完善全球治理作出更大贡献,携手共建“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共建中马命运共同体也很具体:我们要继续推进好“两国双园”、东海岸铁路等“一带一路”旗舰项目,给沿线地区提供更多发展机遇,给当地百姓带来更多就业岗位。我们要加强农产品贸易合作,让更多中国百姓能够品尝到甘甜的热带水果;我们要密切两国文化教育交流,助力更多莘莘学子逐梦未来;我们要开展更多民心工程,给灾民送去物资和温暖,给贫困儿童送去衣食和希望;我们要在国际舞台上站的更近,坚定维护好我们的共同利益。
一年之计在于春。让中马关系从这个春天出发,共同驶向命运与共的光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