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6日讯)教育部副部长林慧英指出,教育部计划检讨及更新现有的新学校建设指南,以加快兴建速度。
她说,根据现有指南,要兴建一间学校需要5至10年时间。
“关于基建等方面的(学校)建设指南,目前我们还没有开始研究,但我们会重新检讨,希望缩短时间。我们必须确认一个问题是土地转移,土地拥有权是建校前的关键因素,我们将更新及参考所有指南。”
她今日在国会下议院针对希盟安邦国会议员罗诗雅提问部门是否计划检讨及更新新学校建设指南,这么回答。
林慧英提到,该部将通过州教育局收到的建校申请,获取反馈及建议,接著将根据地方政府发展部旗下城市及乡区规划局的半岛城乡社区设施规划指南,进行详细的需求分析。
“除了可用地段或土地,其他考量因素包括附近现有学校的数量及容量,周边人口密度、人口集聚区,以及与地方政府讨论有关地区的发展规划。”
另一方面,林慧英强调,教育部没计划推出新的爱国课程纲要,因为该部已采取多项措施,提供学生有关国家民主制度的启蒙教育。
“事实上,教育部一直在提高(学生)醒觉,为当选民做准备。”
她是针对国盟兰斗班让国会议员拿督茜蒂再拉提问是否推出新课程纲要提高学生爱国意识及培养有政治素养的年轻人一事,这么回应。
针对特殊教育学生,她说,去年共拨款5000万令吉用于购买特殊教育器材,而2993万令吉用于改善特殊教育学校设施。
她说,截至今年2月28日,共有1万8020名特殊教育教师在特殊教育学校及特殊教育融合班任教,而2019年为1万5704人。
林慧英指出,教育部已采取各项措施以解决残疾学生增加的问题。
她在回答伊党乌鲁雪兰莪国会议员莫哈末哈斯尼占的提问时表示,政府坚决落实“零拒收政策”,把具有特殊教育需求的学生安置于政府学校和政府资助学校,而非剥夺他们在教育部辖下的学校接受教育的权利。
林慧英强调,教育部已采取各项措施,以应对每年特殊学生的增加,包括增加“特殊教育融合计画”下的学校。
“特殊教育融合计划学校从2018年的2343间,增至2022年的2632间。”
她提到,特殊教育融合计划历年来所获的拨款,从2018年的230万令吉,2022年的已增至2820万令吉。
“这笔拨款将用于残疾学生设施的提供和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