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山20日讯) 随著大马选举委员会今日公布,第15届全国大选提名日和投票日分别落在11月5日和19日(周六)。受访时评员分析,14天的竞选期及投票日落在周六,对在野党提高投票率及让选情升温提供契机,也让各政党有机会依据选情来调整选战策略。
默迪卡民调中心研究员李泰德接受《东方日报》访问时指出,第15届全国大选有14天的竞选期,这对拉高选情及提高投票率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一旦投票率增加,对在野党是有利的,尤其是国盟在拉拢巫裔游离选票,以及希盟拉拢非巫裔游离选票。
“本届大选落在周六,或许也是因为在上届大选投票日落在周三惹人诟病,选委会才会做出这项决定,这对于吸引游子回来投票,尤其是在新国谋生的大马客工选票,有正面的影响。”
他指出,我国的选举制度下,小政党难以生存,因此都必须依附在大的政治联盟参与选举,因此14天竞选期对小政党来说,差别不大。
他分析,若选情升温胶著,或进一步推高投票率,最终可能会形成三分天下,没有执政党能取得过半票数的局面,也就意味著一党独大的时代已经过去。
李泰德也表示,选委会将投票日定在11月19日,除了有较大可能避开12月雨季,也是选委会在考虑选民比上届大选剧增,能调动的资源及人力下,最适合的选择。
他举例,相比上届全国大选约1500万选民相比,本届大选的注册选民人数多达逾2117万选民,这也意味著,选委会需要更多的投票站及人力等资源来应付本届大选,以确保大选顺畅举行。
“但考虑到国家元首已暗示,希望全国大选能避开年底水灾,在考虑资源的准备时间后,这对选委会来说是一项不小的挑战。”
智库灵感中心(Ilham Centre)执行董事希索慕丁认为,选委会选择将投票日定在11月19日是合理的,因为整个选举流程必须加快,以避开水灾雨季。
“但在我看来,这个日期遇到水灾的风险依旧很大,因为进入11月第3周,一些州属或已面对大量降雨。”
至于选委会定下的14天的竞选期,他表示,考虑到国会选举相比州选的范围更大,14天的竞选期即使很长,也算是合理的。
在他看来,如此长的竞选期,让候选人和政党有机会依据当下选情,来调整选战策略,以确保获取足够的选票支持及拉高投票率。
“14天竞选期可让所有候选人和政党有更多的时间来尽可能地展开竞选工作,以及争取选民支持。如果策略使用得当,这样对各政党都可以带来好处。”
时评员刘惟诚则认为,本届大选的竞选期有14天,相对上届大选竞选期11天来得较长,这对于选委会本身及更多政党展开竞选工作,相信是足够的。
“不过,对于新兴的小党及独立候选人而言,还是不足够,毕竟他们资源及人力有限,在14天内料还是无法完全的接触选民。”
他说,考虑到为了避开水灾及本届参选政党及选民大幅增加,上述日期确实是折中方案。实际上,近几年我国的选举竞选日期也鲜少超过两周。
“对选民而言,14天的竞选期,足够让选民在那么多政党及候选人下,有更多机会聆听他们的政纲,这对于选民做出选择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