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8日讯)马新社华语新闻播报每周的天数减少至5天,前主播控诉人手严重不足,甚至被马新社管理层要求降低新闻素质的把关。
马新社华语新闻从今年8月1日起,从原本一周播报7天,缩减成一周播报5天。
马新社华语新闻前主播叶诗妮在面子书控诉,马新社华语新闻就是因为人手不足的关系必须缩减周末的播出时段,原本8人的团队,如今只剩下3人。
她说,马新社华语新闻在2018年复播时,由外包团队负责,直到2019年9月,马新社正式将华语新闻制作团队纳入母公司,这是噩梦的开始,也是第一次面临集体减薪。
她说,纳入马新社之后,制作团队就属于半公务员,能够享有RM300的生活津贴,但当时公司人事部的处理方式是,在大家原有的薪水上减300令吉,再加上300令吉的生活津贴,变相减薪。
她补充,隔年更新合约时,其薪水纹丝不动,后续马新社进一步缩减主播的播报费;再过一年,薪水小幅调涨了一点点。
“今年7月,人力问题已经严重亮起红灯,原本8人的团队,这时候只剩下4人了,无法在再坚持日常运作,我们连番与马新社领导层沟通。”
“这时候马新社电视组领导人要求我们缩减至每一天3人上班(正常运作下每天应有5人,后期已经缩减到1天只有4人),尽量只轮休一天,降低新闻素质的把关,先求有再求好。”
另外,她提到,马新社华语新闻一直请不到新员工的原因,马新社人事部聘用环节需要45个工作天,这样的繁文缛节的招聘程序,难以招到新员工。
她也说,人事部要求按照空缺等级寻找替代人选,例如一名有经验的编辑辞职了,那么就要找另一名有经验的人选替代。
“在业界有经验的人不易找,我的上司因此曾经建议内部提升,今年2月正式提呈,要求提拔有能力、有年资的同事,也好将空缺开放给新晋记者,让公司有更多的选择。”
“当时当时人事部的回应是电视新闻部门正在进行内部整合,暂时不接受任何内部提升。但7月份大家开会时,人事部却表示不曾看过这一份要求内部晋升的信件,推得一干二净。”
“华语新闻电视组情况恶劣至极之时,我曾经信息给马新社主席拉丝阿迪巴上议员,要求一些时间与她会面,但对方已读不回。”
她质问,马新社为何可以要求中文组降低新闻质量把关,新闻机构的社会责任何在?
对此,《东方日报》致电两名马新社高层,但是两人皆因为开会,无法做出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