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8日讯)前农业与农基副部长沈志勤指出,我国发生通膨和粮食供应短缺主要问题是马来西亚的政策只注重棕油,靠出口棕油赚取外汇进而忽略了食品农业。
他表示,在70年代时,马来西亚较注重棕油,将国家资源皆投放在发展棕油,当时的政府较强调比较优势(comparative advantage),即每个国家都需有一个占优势的地方。
“马来西亚当时较有优势的就是棕油,尤其是从南美洲运进棕油后就发觉到棕油适合在马来西亚(种植),后来也有一套政策、背后更有很大的财团(资助),这些都把棕油规划得很好,让马来西亚可以靠出口棕油赚取外汇。”
惟他表示,马来西亚却完全忽略食品农业,在没有规划下让我国的小农民自生自灭。
“人力资源,农民老化,年轻人不肯进入农业、土地政策都是导致供应短缺的因素。土地政策是归属州政府,在马来西亚大概有800万公顷的农业地、600万公顷拿来种棕油、另外100万种橡胶,而真正种粮食却不到100万公顷。”
他说,仅有13%的土地是拨给种植粮食,接近一半的土地皆用作于种植棕油,再者种植农务蔬菜并不如棕油般较快回本,导致没人愿意投资在蔬菜。
此外,他表示,许多华裔农民皆自顾门前雪,时代在改变的同时,农民也要发展成企业化才能提升产量和技术。
“不要把自己的技术藏著掖著,农民都要积极地扩大参与学习如何先进务农。政府、农民、企业和科技一定要相互结合才能成功。”
同时,他认为,政府将肉鸡设了顶价,许多鸡农都认为价格太低无法供应所以减产,这亦是造成鸡肉供应短缺的原因之一。
“政府把肉鸡顶价设在每公斤8令吉90仙,鸡农觉得价钱定了,要求也高,他们做不到那就选择减产,所以才会供应短缺。有谁想做不赚钱的生意呢?”
他表示,政府在没有深入研究问题的当下,实施了许多政策上的改变,而宣布取消入口证将对国内的养鸡业造成影响。
“政府这一次过火了,取消食品入口证(AP)、禁止出口、津贴给得慢将破坏养鸡业。农民选择退休因为管制太多,这也会影响我国的食品安全(food security),马来西亚曾经可以出口鸡肉,却因为这项决定不能出口,进而导致人民也不够鸡肉食用。”
他是在由隆雪华堂妇女组主办的《天下事、线上谈》线上讲座,谈及通膨和粮食供应短缺,政府应该如何应对时,如是指出。
同为主讲人的雪兰莪暨联邦直辖区屠业行主席李炳福则表示,政府忽略及打压养猪业,导致国内的生猪产量不足,遇到国外动荡或通货膨胀率高,亦是引发我国通膨和粮食供应短缺的因素之一。
“20年来,养猪业受到政府不合理打压,种种迹象让我国的生猪产量不足,老百姓都买不起猪肉,这是无止尽的。”
李炳福说,如今养猪或供应猪肉的来源80%皆来自霹雳州及槟城。
此外,马来西亚菜农总会会长林仕伟指出,我国蔬菜之所以价格飙涨是因为菜农老化,无年轻人入菜农行业,再者工人短缺种种因素所导致。
“在我国大开放后,菜农行业的员工都被工厂、建筑和油棕园挖角,缺人工作导致没有货源蔬菜便会飙升。”
对于有顾客会询问为何蔬菜竟比肉贵时,他表示,种菜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特别是今年我国的天气潮湿导致收成减少。
“菜价是无法控制的,没可能让一个菜农特定种一种蔬菜,这就是为什么消费者没法理解蔬菜价格贵的原因。肥料开始涨价,快涨了100%,菜农面对成本问题,全部都是原因。”
他认为,最根源的问题便是政府应该让菜农租借土地,因为目前种菜都种在非法土地,这让菜农看不见明天,因为无法预料政府何时会取缔。
他说,由于无法预料政府何时会来取缔,导致菜农不敢投资先进自动化科技来务农,更认为我国进口粮食花费逾500亿令吉,目前已不够土地种植粮食,而州政府却不断地让发展商用剩馀的土地开发。
“马来西亚资源丰富土地肥沃,但土地却掌握在政府手中,我们怎么可能大规模种菜?若可以大规模租借土地给农民,蔬菜就不会供应短缺,甚至可以出口,政府不会利用菜农来互惠互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