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31日讯)卫生总监丹斯里诺希山医生指出,我国在去年录得近十年来最低的骨痛热症病例和死亡案例,导致骤降的主要因素尚未能确认,但该病症仍是新冠疫情期间的公共卫生威胁。
他说,2021年,大马通报2万6365宗骨痛热症病例,比前一年的9万零304宗降低70.8%,死亡案例也从2020年的145宗降至2021年的仅20宗。
他指出,根据之前骨痛热症病例统计资料和趋势分析,卫生部发现病例在2010、2015和2019年有飙升迹象,因而预计我国每隔4至5年就会迎来骨痛热症病例高峰期。
诺希山配合“2022年世界被忽视的热带病日”发文告说:“这意味著,我国预计在2024或2025年将录得比2019年更高的病例。”
他指出,鉴于目前尚未有机制能有效解决可能致命的骨痛热症,我国专注在早期追踪病例和向量管理,因为卫生部已鉴定,广泛使用数码卫生医疗资讯系统是确保应付国家卫生医疗需求的关键。
他说,卫生部疾病控制组与2个国际伙伴分别合作开发2个项目,即预警、警示及反应系统(EWARS),以及卫星模式骨痛热症预测系统(DMOSS),旨在加强预防骨痛热症工作,全国骨痛热症病例降低也证明这2项预防计划比起以前应对式方针更有效。
“在向量管理方面,大马是继澳洲之后第二个研究通过感染沃尔巴克氏菌(Wolbachia)蚊子对抗黑斑蚊的国家,卫生部、医药研究院与格拉斯哥大学(Universiti Glasgow)自2019年在本地展开研究,迄今共有22个地点被选为实验地点,卫生部发现这些地区的骨痛热症病例显著下降。”
他指出,疾病控制组与大马航天局(MYSA)合作开发骨痛热症风险估测与管理系统,结合遥感技术和科学数据应用加强向量管理。
他说,政府也在2014年7月成立由7个政府部门和机构组成的国家对抗骨痛热症特工队,动员机构和社会进行防范骨痛热症活动,如大扫除。
他也促请民众从3方面预防骨痛热症,即勤清理环境和在开放式装水容器使用杀幼虫剂(larvicide)消灭黑斑蚊温床,使用喷雾剂和防蚊药免被蚊子咬,带骨痛热症疫区须做好防范措施,若出现发烧、肌肉和关节疼痛、背痛和皮疹等症状须尽快就医。
他指出,原属热带病的骨痛热症随著全球化发展、人流移动和全球暖化,也逐渐蔓延到气候适中的国家和地区,防控骨痛热症也成为集体行动和共同责任,利益攸关单位有必要寻找合适和可持续的替代方案,如安全有效的骨痛热症疫苗、抗毒药物以降低骨痛热症引发的共病病例和死亡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