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8日讯) 马来西亚华校校友会联合会总会(校友联总)促请政府制度化拨款给各源流学校,同时保障全国81所国民型中学教育制度不会变质。
校友联总会长陈鹏仕今日发文告指出,多年来一直阻碍国民型中学发展的主要问题包括拨款不足、华文课节数、师资及行政问题。而教育部‘法外有法’,也将81所国民型中学(SMJK)划分为65所半津及16所全津学校。
“该16所被指归纳为全津‘国民中学’,因而无法获得2020年维修拨款,令人大感意外及失望!”
虽然教育部副部长拿督马汉顺事后协助补发,惟陈鹏仕却认为此事却是一个要不得的先例。
“政府必须制度化拨款给所有国民型中学,同时公平地发放拨款,履行政府当初在学校接受改制时,所给予的承诺,确保校方在不不必担心财务的情况下持续发展。”
他续指,为避免国民型中学变质,政府应该赋予学校董事会推荐学校高职人选的权力,即8个行政高职必须由具华文资格者担任。倘若各州教育局采取统一的制度来进行高职人员的委派,就能避免引起不必要的纠纷。
除此之外,陈鹏仕表示,华中也是教育体系中重要的一环,因其不但是华小毕业生升学的其中一个选择,每年也为国家培育大批通晓华文的人才。
“华社应正视国民型中学所面对的困境,适时给予声援或援助,以确保政府履行承诺,让国民型中学得以在不变质的情况下永续经营下去,避免先贤办学的血汗努力付诸东流。”
另外,随著中国经济的高速起飞,华文的地位及应用价值已经比以往大为提升,掌握华文应该是国民型中学毕业生的竞争优势。
不过,他指大马教育文凭(SPM)中,华文科一直给人很难考获好成绩的印象,惟不该因授课时间不足,而影响学生学习华文及报考华文的意愿,因这会对华小华文师资的来源以及中华文化的传承造成深远的影响。
“在60年代华文中学改制过程中,政府承诺学校改制后仍然可拥有1/3的时间以华文授课,然而,大部分国民型中学目前每周只有5节的华文节数,有的学校甚至被指示把原本的5节华文正课减少到3节。”
他续指,教育部必须规定校方在正课时间内编排至少5节华文课,以确保学生的华文程度达到应有的水平。
他补充,华文师资短缺及华裔师资逐年减少问题,且多年来一直悬而未决,希望政府拿出诚意,尽快制定妥善方案,为学校提供充裕而优质的师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