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10日讯)卫生部心理辅导官基于新冠疫情新常态和标准作业程序(SOP),所面对的挑战除了主要改以视讯或电话进行,面谈则从原本最高的120分钟缩短至半小时,专家坦言,这或多或少会影响辅导的成效。
以往正常时期,辅导官每天大约会处理4至6个心理辅导案例,每场面谈辅导耗时介于45分钟至120分钟,取决于治疗方式和心理干预手段,但在新常态的SOP,有限的辅导时间使得心理干预和辅导无法达到最大化效果。
卫生部专职医疗科学组心理辅导官小组主任鲁哈娜马末说,心理辅导的本质是需要面对面观察和评估求助者的脸部表情和身体语言,才能更全面了解对方的心理状况,进而对症下药。
她接受《马新社》访问指出,在新冠疫情发生前后,本身的岗位最明显的落差,是准备就绪分秒必争,为需要面谈或透过电话辅导的病患或医务人员,作出迅速的回应。
谈到面谈辅导的流程,鲁哈娜说,在辅导开始前,赴约者须签署知情同意书(persetujuan termaklum),同意书阐明接受辅导期间的保密协议和充分给予配合的责任,若当事人不想继续接受辅导,选择权在于他们自己,不过如有需要,辅导官还是会建议安排复诊。
她说,至于由所属单位主管推荐接受辅导的医护人员,辅导官后续也会透过他们的主管监督相关案例恢复情况。
询及心理健康涉及精神层面的抽象问题,要如何评估心理辅导的成效,鲁哈娜说,辅导官采用“精明目标”(SMART GOAL)作为衡量指标,通过评估来访者完成精明目标的进度,能够了解辅导服务帮到来访者与否。
所谓SMART GOAL,是根据S、M、A、R、T这5个英文字母分别代表的5个要素订立精明目标,即明确详尽(Specific)、可衡量的(Measurable)、可达成的(Achievable)、切合需要(Relevance)和在指定限期内完成(Time-bound),有助顺利实现目标,减低工作压力和焦虑,以及加强完成目标的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