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20日讯)时评人及媒体工作者皆认为,在科技与疫情夹击下,媒体应该著重帮助读者梳理脉络,以及发表独特的分析和观点。
网络工作者杨凯斌、数据新闻讲师郭史光庆和时评人蓝志锋昨晚在《东方云Talk》上针对“科技与疫情夹击下,媒体如何求存?”发表看法。
杨凯斌表示,媒体工作者不只是追上最新的发展,而是要帮助读者梳理脉络和分析事件。
他说,现在应该关注媒体如何做到与众不同,并在不同下经营自己的读者群,让读者以最方便的方式获取内容。
他指出,我国媒体界缺乏投资,此外大马媒体心态上需要变得更加正面,需要勇于尝试。
他认为,只要有足够的投资、信心和坚决,媒体业也可以像新创行业一样发展。
郭史光庆说,网媒至今也有二三十年历史,经营模式不能一成不变,也需要推陈出新,必须跟著阅听人的习惯,去开发更多不同的可能性。
速度不再是唯一准则
“阅听人在哪里,我们的内容就要跟到哪里。如果我们的阅听人喜欢听播客,我们也要跟上他们的习惯,进入他们的生活。”
他指出,越来越多媒体转向收费制或会员制,让成为会员的读者享有更多的待遇,因此媒体需要可以提供有深度而且其他媒体没有的内容。
他说,速度不再是媒体的唯一准则,梳理背景和内容的呈现都可以在媒体转型时可以体现的价值,让读者更愿意付费去获得内容。
他举例,目前已经有编辑室善用技术,由机器人代写新闻,比如每日疫情数据,只要数据一推出,就会输入系统自动生成新闻。
设法栽培和留著人才
他说,媒体转型为网媒后,可以专注提供给读者最大价值的内容,从本身做到最好的内容下手,同时也可以新颖的方式呈现新闻,比如做成可互动的资讯,成为独特的看点。
他补充,不再只是文字整理,可以让网络新闻呈现变得个人化或个性化。
“对新闻的分析才是成本最高的,因为不是人人可以短时间写出独到分析,媒体必须思考如何栽培和留著人才。”
独特观点无法被抄袭
蓝志锋表示,科技的进步导致资讯变得普遍,因此现在独特的观点和看法才是媒体可以突出自己的战场。
“网民更想要知道的是,事件到底怎么发生,发生后对我带来什么影响,我应该如何关注。这些角度应该是所有媒体应该向往的地方。”
他说,独特的观点无法被人抄袭,同时可以与他人竞争,独特的观点可以延伸到媒体的公信力,可以培养一群对新闻观点有要求的读者。
“对社会的观察才是市场需要的,很多人在聊天时都会引用他人的看法,而这些社交圈子的谈资才是最大的资产。”
他提到,媒体其实都有报导不同领域专家的观点,只是没有进一步优化,或是没有新颖的包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