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山28日讯)首相丹斯里慕尤丁祭出总额高达2500亿令吉的“关心人民振兴经济配套”,受访中小企业家却认为,上述配套无助于中小企业度过难关,最多只能再苦撑一两个月就恐酿公司倒闭潮,掀起一波裁员风。
为此中小型企业家冀望,政府能进一步辅助中小企业,包括将贷款利息调至零利息,豁免雇主支付雇员公积金、人头税、门牌税、执照费和土地税等费用,让中小企业有更多的现金在手。
他们也建议,中央政府在行动管制期间允许极少数员工回公司继续作业,避免公司完全真空一个月,得以维持营运。
马来西亚中小型企业公会总会长拿督江华强接受《东方日报》直言,国内大部分中小企业都对上述振兴经济配套有欠满意。
“虽配套中,有提供企业低利息贷款、延迟缴所得税及雇员公积金及有条件地协助承担员工600令吉薪资,但是无法增加企业现金流量。”
江华强说,上述措施并没有真正帮助到中小企业。以目前的情况来看,中小企业最多只能再苦撑一两个月。
他也表示,银行所提供的各项贷款优惠和政府提供的简易担保援助金看似有所帮助,但其实就是动用未来钱的概念,先让中小企业贷款应付薪资及各种开销,再分期摊还给银行,最大利益者是银行,不是中小企业。
他认为,这次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带来的全球经济冲击,胜于1998年金融风暴和2008年金融海啸。2008年金融海啸主要是大企业受挫,但这次则是中小企业面临危机,受影响的人数更多。
他反映,由于政府强制雇主在4月份执行的14天行管令期间,需支付员工全额薪资,因此会导致更多中小企业面对现金周转问题,预料4月将会引发第一波的裁员潮。
“一些企业已经打算先开除30%的员工,最受冲击的应该是服务业,如销售门市、旅游业等。若裁员还是没有办法缓解公司财务问题,有可能最终会面临倒闭。”
他透露,他将把中小企业的反馈在下周一(30日)举行的经济理事会会议上反映。
从事半导体生产及出口贸易的郑己胜认为,简易担保援助和贷款计划,只是可以让部分中小企业用这笔贷款用来换已经到期的短期贷款,难以从中获得足够现金应付周转。
“此番用意虽好,并非所有企业商家可受惠,贷款款项还是需要偿还。”
他估计,若要在疫情之后复苏到疫情爆发前的经济状态,可能需要两年或以上的时间,因此贷款或许会增加中小企业的财务压力。
他认为,官联公司(GLC)更应该在此时伸出援手,包括将电费一律折扣50%。
无法增加企业现金流量
柔南中小型企业公会会长陈天聪认为,振兴经济配套过于著重个人,无法增加企业现金流量。
“企业目前没有生产操作也没有买卖营收,现金流量严重吃紧。如果在零现金流量的基础上,还要全额支付员工薪资,根本让中小企业雪上加霜。尽管政府愿意有条件地协助承担600令吉薪资,但这远远不够。”
他希望,中央政府能再针对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宣布新的协助措施,否则可能会有20至30%的中小企业在这波疫情之后将面临关闭或整合的局面。
“政府并没有直接将资金注入中小企业,而是用劳工法保障雇员福利,却忽略中小企业也需要获得保障。若公司倒闭了,员工何来有保障?”
他认为,最温和的方式就是让雇主和雇员协调行动管制令期间的薪资取得平衡,让雇主和雇员都能可退一步,相互获得生存下去的机会,而不是强迫雇主支付全额薪资。
“尤其是接近月底,许多中小企业非常焦虑著如何发薪资给员工。”
他建议,中央政府应该放行,指定部分领域行业的公司可继续运作,但限制极少数员工工作,以维持营运,包括处理公司文件等行政业务。与此同时,也要公布更多物流运输可在行动管制令期间运行的细节,避免物流供应受阻。
而郑已胜则直言,国内中小企业聘请的员工人数约有800万名,占全国人力的60%,若政府只是协助雇员而忽略对企业的帮助,往后将会引发裁员潮。
针对政府提供的600令吉员工薪资,他说,此举是为了保障员工福利,不过,假设一旦公司复工后,随著生产量和订单减少,根本不需要那么多员工,在诸多比较和成本考量下,雇主更倾向于直接裁员止血,不会愿意再支付行动管制令期间的员工全额薪资。
“其实有许多雇员都愿意和雇主同甘共苦,若能让双方协调行管令期间薪资幅度的话,对双方都会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