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24日讯)政府拟以“塞车费”取代现有的高速大道收费机制,并逐步废除大道收费;城市规划师指出,这是正面的第一步,最终目的是要解决城市内的堵车问题。
城市土地兼交通规划师吴木炎在接受《东方日报》访问时表示,政府可以通过这样的举措,避免用天文数额收购大道,同时提供交通使用者一个更具有伸缩性的方式,分摊大道的车流量。
他认为,届时,收取的“塞车费”可能比现有的过路费高一些,国人为了避免缴付塞车费,就会选择在非塞车时段行驶;因此,某种程度上,就能分散原本在高峰期达到饱和点的车流量,减缓塞车问题。
他称,若住家或办公室靠近公交站,国人也会选择使用公交。“这是重新整顿人们应用大道的方式。”
他解释,这是在利用非高峰时段的道路空间容纳高峰时段的车辆,这样一来,车辆的分布就比较平均,使道路充分被利用。“这是第一个效应,即重新分配每个时段的车流量。”
塞车费并非新鲜事
惟,他坦言,这只是个初步模式,这种收费模式或许适用于这4条大道,即白沙罗蒲种大道(LDP)、吉隆坡西部疏散大道(SPRINT)、莎阿南大道(KESAS)及精明隧道(SMART),但不一定适用于所有大道。
他说,每条大道都有自己的“特征”,但这依然是正面的一步;通过改变4条大道的收费模式,在积攒相关经验后,未来可以在其他大道上作出修改、提升和安排。
此外,城市规划师赖俊玮就指出,收取“塞车费”其实并非新鲜事,政府在多年前已有此计划,惟迟迟没有加以落实。
他说,若要真正通过改变大道收费模式解决交通阻塞,就须进行全方位研究和规划,如交通流量的方向、通往市区的道路等。
“进入吉隆坡的车辆,东南西北方向都有,若只是限制从南或者西来往的车辆,东、北没有控制的话,问题依然没得到解决。若没有详细研究,可能会更加混乱。”
他提到,若要真正改变大道收费机制,就应先为交通使用者提供另一个选择;但如今,我国公交系统还不算完善,如从蒲种进入哥打白沙罗,除了巴士,也没有第二个选项。
他认为,政府可根据车流量调整各地区的过路费,即不管什么时间,只要一塞车就开始收费,时间点上应具有伸缩性,随时改变;因就周六日而言,不管什么时间点,基本上路况顺畅,不会出现塞车的情况,所以塞车费不成立。
“但时间限制是比较容易的,如果以流量计算,则需要以系统观察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