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誉为华教斗士的陆庭谕老师,投身华教工作近60年,为此失去公务员身份和退休金,百折不挠的越挫越勇精神,是我国华教发展史重要人物。陆老自2008年12月21日全面退出华团,消失于媒体聚光灯之外,2次小中风后更选择归隐田园,过著含饴弄孙的休闲生活。
陆老为华教抗争的故事,过去为人所熟知,也是不少人敬佩的华教领袖。就有一名与陆老非亲非故,也不是陆老学生的商人,纯粹因敬重陆老为华教奋斗的精神,在过去10多年来风雨不改,平均每两个星期都会从霹雳州太平特地驱车到吉隆坡,探望陆老,除了陪伴老人家吃饭喝茶,参与聚餐,也会载他前往医院复诊。
这名华商陈友喜,被陆老称为是“重要的战友”,除了充当其私人司机,亲力亲为服侍陆老上下车,也是陆老分享生活点滴的重要聆听者,这种没有血缘关系,也并非师徒关系的付出,坚持了数十年,让人动容。
究竟是什么原因促成陈友喜与陆老先生的缘分,陈友喜的答案简单而直接:“纯粹就是尊敬陆老为华教付出所有的奉献精神。”
对陈友喜而言,陪长辈渡过人生,不需缘由,只需拿出真心陪伴,自己的心灵也能从中收获,就这么简单。
农历新年到了。这一天陈友喜特地从太平南下吉隆坡,带陆老前往茨厂街看年货办年货,感受新年气氛。
今年88岁的陆老笑言:“经历太多农历新年,心情已不若过往激动”,惟依旧非常重视家里农历新年的布置,除了在家门前贴上对联,也对茨厂街红彤彤的传统新年灯笼备感喜悦。
著名散文家朱自清在其著作《背影》中有一段话,这样写道:“他少年出外谋生,独力支持,做了许多大事。…父亲是坚强而能干的…”,这样的感叹同样适合用在陈友喜与陆老的情份上。
尽管与陆老非亲非故,惟61岁的陈友喜敬重陆老为华教付出的斗争精神,因此2005年得知陆老中风后行动不便,就不时陪著陆老到处走走。而无论去到哪里,陈友喜的手,始终紧紧与陆老的手掌十指相扣,直到坐下后才松开。
对此细节,陈友喜坦言,让长辈握住我们的手,才能有一份坚定的支持感。因为,如果老人家一时无力而松手,很容易酿成意外。此图所见两人步向茨厂街的背影,相互扶持深深叫人感动。
年届88岁,陆老身体依旧硬朗,除了上下车或楼梯需旁人搀扶,站立时身板依旧挺直,步伐稳健;每半年则在陈友喜的陪同下,到位于蕉赖住家附近的诊所进行身体例常检查。按照陆老的说法,每日清晨到公园散步与每餐七分饱,是保持身体健康的首要因素。
陆老有时出席饭局或活动,陈友喜会充当私人司机兼助理陪同赴宴。席间可见他贴心为陆老夹菜,孝亲敬老的赤子之心,流露无遗,无比温馨…
陆老心系华社,偶尔出门参与活动。这是雪隆太平华联校友会安排的聚餐,该会顾问何启兴(上图右)是早年华教运动的同道。两人相见叙旧,何启兴还赠诗勉励。
每当说到“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人们大多想到凄美浪漫的爱情誓言。惟也有指这段话,是描述战场士兵相互救助的誓言,对应陆老与陈友喜相互扶持的精神,也格外贴切。每回出外回来,陈友喜小心翼翼扶持陆老而行。背景的组屋大楼,就是陆老居住了数十年的地方。陈友喜每回到访,也在这里陪同住上两晚。
回到家,另有一番情怀。陆庭谕捍卫华教旗帜鲜明,更以其中庸,不分种族、不分党派而受敬爱。在居住了数十年的蕉赖金鱼村人民组屋,几乎所有人都知道这位Cikgu;每当陆老从武吉加里尔长子住家回到老家,左邻右舍都会前来串门打招呼。
据陈友喜告知,陆老此前眼睛动手术,其邻居甚至每日到陆老住家,协助滴眼药水和闲话家常,显现陆老的好人缘。陆老为华教奋斗一生而受人敬爱,从陈友喜的奇特缘分与公众的关爱, 无不流露著世间有情有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