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21日讯)新加坡尤索依萨东南亚研究院一份研究报告指出,政府将大部份合约保留给土著承包商的政策,非但未能帮助到马来社会,反而令土著经济发展停滞不前。
该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李活安在这份名题为《新瓶旧酒:马来西亚土著优惠政策与转型》的报告中指出,财政部将多达75%的G1级的工程计划,颁发给土著承包商。
这类型的承包商,缴足资本只需5000令吉,就有资格接受价值20万令吉以下的合约。全国4万1000个获得财政部计划的承包商中,94%为土著公司。
报告指出,大马政府已经将这套承包计划与政治挂钩,获得相关合约的公司,往往都与巫统有密切联系。
他承认,政府近年来采取的一些措施,如电子采购(e-precurement)、公开竞标等措施,使得公共采购制度显得较透明及廉正。
无论如何,这套制度并没有看到更显著的革新及公平分配。
李活安指出,获得政府公司的小型承包公司,从1972年的2000家,增加至2010年的4万1000家。
他说,根据建筑工业发展局的数据,2015年及2016年期间,政府颁发给本地承包商的计划,价值分别为238亿令吉及414亿令吉。
他表示,在大马的经济发展中,中小型企业大约占了30%,其中土著中小型企业则占了13%,政府的目标是到了2020年,该比率需提高至20%。
他指出,在2015年,全国中小型企业公司共有64万5100家,其中土著公司占了24万7900家或38%。
李活安说,政府为土著提供了各种优惠及奖掖,如通过人民信托局(MARA)给予训练及贷款。
他表示,虽然政府给了种种的援助,但是土著企业的竞争能力上,仍未看到显著的进步。
他指出,一些专门为土著提供协助而成立的机构如创业集团商业基金(TEKUN),最后更闹出贪污丑闻,该基金的前总裁的贪污案,目前仍在审讯中。
他认为,政治干预及官僚主义,是导致一系列扶助土著的计划,一直无法奏效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