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3日讯)马来西亚华人文化协会永久荣誉总会长戴小华表示,虽然很多导演和艺术家认为政府审查制度限制了他们创造性,但是一个优秀导演,就算在审查制度下,也能拍摄出好电影。
她说,导演在艺术创造上,其实面对两个审查,其一投资者,其二是国家审查制度。
她指出,一些年轻的大马导演,不愿陷入马来西亚主流电影的沉闷刻板和思想禁忌,所以在政府不太重视和资金非常短缺的情况下,他们拍出了一系列风格鲜明、思想深刻的电影,在国际上也常常得到殊荣。
她今日在2017年中国东盟电影节交流合作论坛上分享时,如是表示。
戴小华指出,马来西亚电影发展分为两个时期,第一个是从1947年到1977年的制片厂时期;第二个则是延续至今的独立制片时期。
她透露,在制片厂时代,因为当时大马石油和橡胶发展,因此国家经济繁荣,人民都富裕,大家都愿意到电影院。
“在1960年代却走下坡,主要是演员公会和资方矛盾,拍摄了许多劣质的电影,失去观众,让电影公司相继倒闭。”
此外,新加坡导演巫培双透露,在新媒体的冲击下,好莱坞许多大电影票房都受到影响,今年的票房下跌了约30%。
他表示,这样的环境下,新加坡是个多元种族的国家,很多时候单一语言的电影在票房上未必可以取得很好的成绩,而新加坡片商和监制为了保障大家利益,保障投资方的投资,都做出了许多想法,以求生存。
“第一是降低成本,第二是限制电影题材,只拍大家喜欢看的题材。这确实是(生存)办法,可是整体创意大环境来说,这是不健康的。”
他表示,新加坡人口约500万,若制作成本高的电影,在回收上会有一定风险与困扰,导致新加坡做了约20年的本地电影,可是广为人知的电影,不外呼是梁智强导演的《小孩不笨》和陈哲艺导演的《爸妈不在家》这类成本低规格小的电影。
他说,当大家都推崇主流电影,忘了电影其实是一门艺术,最重要是故事表达,只要有好的题材和将故事拍好,才是电影的必胜之路。
他认为,应该把制作电影回归本质。他建议,东盟电影人联手打破地方和地域界限,以相同的题材结合各国丰富文化拍出微电影,再把各国原汁原味的微电影结合变成电影,以确保电影可在多个国家和市场上映,发行上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