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3日讯)在统一使用国小国文课本上,华社和泰米尔组织代表均担忧,这种做法不但无助学生掌握国语,甚至还会因程度不适合,导致学生失去兴趣,反而达不到提升国文水平的目标。
华总义务副总秘书拿督陈耀星说,教育部官员将国小的国文课本送到华小之举,是为违反内阁的决议,从法律角度上可向内阁陈情。
他指出,教育部在推行时要考虑所有大部分学生的程度。课本内容变难后导致学生没兴趣,更加不愿意学习马来文,程度反而会变得更差,达不到教育部提升国文水平的初衷。
此外,华研主任詹缘端说,大马社会存在多元语言,汇集了两大正在崛起国家的语言,即中国的中文和印度的泰米尔文,在国际竞争中是一种优势。政府反而应该积极巩固华文和泰米尔文的教育。
他认为,大马向来保有多源流教育系统是可取之处,不过,在我国语言教育政策提倡单一源流教学下,不仅影响了母语教学,还影响了向来相当有水平的英文教学,这些年来英文一直在退步,证明了语言政府需要检讨。
詹缘端质疑,使用国小课本的考虑只是单纯填补程度落差,那么英文这几年在退步,就照搬英国课程就好,何必重编课本。
雪隆华堂副会长郑淑娟指出,教育部朝令夕改的作风令人难适应,语言是交流沟通的工具,应注重在学生掌握好用国语沟通。在提升国文程度之际,也要从学生程度和教学原理来考虑,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林连玉基金副主席姚丽芳建议,教育部在提升华小、泰米尔小学掌握国文方面,可借鉴第二语言教学法,比如中国在教导外国人学习中文时,来自欧美、非洲、日韩的学生很快就能掌握,政府应该去开拓新的教育法,下功夫去研究如何教导国语非母语的学生。
泰米尔基金会研究员季维认为,反对采用国小国文事关争取教育平等权益,因为每个源流学校都享有符合自身情况发展的权力。
泰米尔校教师职工会主席达马林甘说,泰小的国文授课时长不一样,突然间改用国小课本,学生会难以适应。教育部在决定改变之前,应该和华、泰教育组织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