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山7日讯)沙巴兰瑙5.9级地震,截止周日下午有18人罹难,兰瑙市区建筑物也发生损坏。士姑来工艺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地震学及地震工程研究主任阿兹兰教授指出,我国未来或将更频密发生地震,却没有针对地震灾害而设定的应对机制,是一大隐忧。
阿兹兰直言,在地震管理机制上,大马的准备工作只达39%,在应对机制评级上只列为D级以下,换句话说,政府在地震灾害管理机制上“不及格”。
他指出,大马如今并没有针对地震而制定应对机制及地震救灾蓝图。“如今大马政府只有地震所引发的海啸警报,因此当务之急,是在全马设立地震波警报系统。”
沙巴兰瑙是本月5日发生里氏5.9级地震,著名景点神山在清晨7时许地动山摇,结果造成多名登山客罹难,事件传出引大马举国关注,不解为何不是位于地震火环带(Ring of fire)的我国,会发生地震。
精于地震工程研究的阿兹兰教授,在灾后迅速赶往兰瑙进行实地观察研究。他在接受《东方日报》访问时指出,尽管马来半岛与沙巴及砂拉越并未处于地震火环带之上,但是过去10年的观察显示,大马未来或将因地层变动,而发生更频密的地震事故。
面对地震危险
“大马处于地震倾钭地带,震波处于轻度至中度之间。根据过去10年的观测,大马未来或会更频繁发生地震灾害,而且有可能地震强度也会增加。”
阿兹兰表示,由于沙巴是处于地质断层带活跃区,因此会比其他地方更易感受到地震。若火环带上的地区发生强度介于7级至超过9级的地震,大马将感受到大幅震波。”
尽管如此,他强调,不会说大马目前正面临地震危机(earthquake crisis),而是正在面对地震危险(earthquake hazards)。
他表示,无法准确预测地震的发生,因为过去的经验已显示,地震可在任何时间及地点发生,即便之前从未发生过地震的地方也会“地牛翻身”,其中最好的例子就是2011年纽西兰基督城地震。
“与其预测地震的发生,相对而言,如今更重要的是为更频密发生,震度可能达达6级或以上的地震灾害做好准备。”
建议翻新建筑物设防震器
阿兹兰直言,国内马所有建筑物都没有装设防震装置(base isolator),一旦发生强震后果不堪设想。
他建议,大马社会对地震灾害的意识不足,因此教育相关知识应从小学至大学进行,提升人民灾难防范意识。
他说,目前只有沙巴斗湖的一间示范大厦有装设防震器,另一座拥有防震系统的建筑物则是槟城第二大桥。
“若震度达4.5级或以上,建筑物只会出现轻微裂缝,就如现在兰瑙市所发生的情况。但如果震度达致5.9级或以上,相信建筑物会遭受更大的破坏。”
他表示,地震灾害拟定应对策略方工作上实际上十分简单,大马可以参考拥有地震管理多年经验的美国应急管理局(Federal Emergency Management Agency)所制定的规范,同时在网络上也可找到由澳州及纽西兰学术界出版的研究报告,政府相关单位所要做的只是去芜存菁。
他建议,国内建筑物进行翻新,加设防震器或调节器(dampers),以增加建筑物应付地震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