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名在公共卫生领域服务的本地学者在国际期刊发表了一篇公开承认使用人工智能(AI)协助撰写的论文*1。这不仅是大马的第一次,也象征著AI正式跨入学术殿堂。有人认为这是时代的进步,让科研写作迈入一个全新的阶段;但也有人担忧,这是学术诚信与原创性受到考验的开始。

这篇论文由公共卫生医生主导,研究主题是AI在科研与科学传播中的应用。与过去一些遮遮掩掩不同,作者在文中透明披露了AI的使用方式,例如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文章结构等环节中,AI发挥了辅助作用。这样的做法值得肯定,因为它树立了一个透明的先例,就是在AI快速进入学术写作的年代,诚实公开是非常重要的。

不可否认,AI为学术写作带来诸多优势。首先,它能显著提高效率,让研究者腾出更多时间专注在研究设计与数据分析。其次,AI能在语言表达上提供巨大帮助,尤其对非母语使用者来说,写作障碍因而大大降低。此外,AI还可提升文章的可读性,加速知识传播,甚至开启人机合作的新模式。对许多年轻学者而言,这种工具既是助力,也是减轻压力的方式。

然而,AI助写的隐忧亦不容忽视。笔者就亲身经历过一个案例。一篇出自国际知名同行评审期刊的文章,竟然有五个参考文献是虚构的,笔者经多番尝试仍查无此文。这些文献看似真实,排版格式严谨,但在数据库中根本不存在,显然是AI生成的幻觉。在这种情况下,读者若未仔细验证,便可能把虚假的资料当成学术依据。

另一位同事在大数据研究中使用AI进行分析,却发现结果与传统统计软件不符。这显示AI在数据分析环节仍存在可靠性问题,若未经验证便直接纳入研究结论,势必会影响学术的严谨性。由此可见,AI不是万能解方,反而可能成为科研陷阱。

更深层的隐忧在于原创性与责任归属。学术研究的价值不只在于产出文字,更在于研究者的批判性思维与独立分析能力。如果学者过度依赖AI,长远而言可能削弱思考与写作的根基。至于责任问题,一旦研究出现错误,究竟应由作者承担,还是归咎于AI,目前尚无明确定义。与此同时,AI技术的普及也存在不平等问题。资源丰富的机构能负担先进工具,而弱势群体则可能被甩在后头,学术鸿沟因此拉大。

在AI来势汹汹的趋势下,国际学界其实已经拿出相应的对策。不少期刊要求作者必须披露AI使用情况,有的甚至明确禁止AI署名为共同作者。虽然大马政府也在推行“AI at Work 2.0”,公务体系可以广泛接触AI工具,但在学术领域,本地大学与期刊尚未拟定统一规范。笔者认为,政府与大学必须携手合作,尽早建立制度,避免任由AI在学术写作中野蛮生长。
 
AI助写论文的现象带来了几方面启示。首先,透明是关键。学者若使用AI,必须清楚说明其运用与范围,而非模糊带过。其次,验证不可或缺。无论是参考文献还是数据分析,都应以传统方法交叉检查,避免AI幻觉混入学术成果。再者,AI教育与培训势在必行。研究人员与学生都需要学习如何负责任地使用AI,包括如何辨识AI生成内容中的偏差与错误。最后,制度建设迫在眉睫。大学、科研机构与学术期刊应制定明确的指引,保障学术诚信,以降低错误使用AI带来的风险。

AI进入学术界已是不可逆的潮流。要拒绝AI或许并不现实,但其危险性在于盲目依赖之下失去批判与独立思考。上述的首篇AI助写论文实例告诉我们,未来的学术发表不该是“AI代写”,而应是“人机协作”。只有在透明、经验证与负责任的框架下,AI才不会成为压倒学术诚信的最后一根稻草。

 

参考文献:
1. Yoga Ratnam KK. Generativ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public health research and scientific communication: A narrative review of real applications and future directions. Digit Health. 2025 Aug 18;11:20552076251362070. doi: 10.1177/20552076251362070.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图取自《香港01》

许绍雄出殡众星扶灵 佘诗曼含泪道别“父亲”

阅读全文
野村证券发布报告称,中国政府呼吁国民暂缓赴日本,将导致日本经济最少损失2兆2000亿日圆,国内生产总值被拉低0.36%。(法新社档案照)

中国采反制措施 日本经济恐遭重创

阅读全文
市场研究报告显示,大马人对自身财务前景的信心正在减弱,导致许多人削减非必要支出,并把重心放在日常必需品上。(档案照)

越来越担忧三件事 超四成大马人难应付基本开销

阅读全文

印度裔男子遭洪水冲走 迄今生死未卜继续搜寻

阅读全文

你好!大熊猫 “星辰 晓月”

阅读全文

【LIVE】大熊猫“辰星 晓月” 抵达动物园

阅读全文

林德宜:特朗普联合国放火 华盛顿后院失火

名家

批评者近日很不客气的将美国总统特朗普在联合国的火辣言行与华盛顿特区后院失火(政府停摆)做了对比。​但即使是特朗普最坚定的...

阅读全文

黄金祥:世界向右转!白人至上主义回归?

名家

当地时间9月13日,英国发生了近代史上最大规模的右翼示威活动。据警方估计,有11万至15万人聚集在伦敦市中心——从一张大...

阅读全文

马岩岩:美国政府关门产生的影响?

名家

美国联邦政府停摆,政府机构要关门了,因为两党没有达成新财年的预算案。也就是10月1日以后,政府没钱运作了,也没钱发工资了...

阅读全文

李泰德:避重就轻的特朗普

名家

每年的九月份,座落于纽约的联合国总部皆会召开常年大会,各国领袖皆会纷纷前来发表演说,并对该国所面对的挑战和当前国际局势提...

阅读全文

郭朝河:让与不让,关键在尊重

名家

多年前在瑞士旅行时,曾遇过一次震撼教育。当时在苏黎世电车上坐著,正沿路欣赏窗外风景,后来某站看到一对年迈夫妻上车,当时没...

阅读全文

冯振豪:社青团别只会出一张嘴

名家

霹雳州巴硕勿打码州议员吴家良在接过行动党社青团团长不久,在一次接受火箭党媒采访时说,社青团的定位必须比母体更积极地发言,...

阅读全文

谢诗坚:驾豪车不缴路税?

名家

这真是一则令人震惊的新闻,交通部长陆兆福说,社会名流、政界人物、商界领袖,艺人,乃至拥有头衔的商人也被列为拖欠豪车的路税...

阅读全文

程志彬:创业板何以成企业上市首选?

名家

2025年,马来西亚IPO(首次公开售股)市场整体上略显低迷,许多新上市企业的表现并不尽如人意,这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中美贸...

阅读全文

张孝仪:反对也要有讲道理

名家

昌明慈悯RON95燃油津贴计划(简称BUDI95)将在9月30日正式全面实施,全面改革RON95汽油原本的津贴方式,从全...

阅读全文

郑庭河:民间信仰应提升公共性

名家

作为传统文化系统之一环的华人民间信仰,在过去显然是一社群的公共信仰,比如某氏族、部落、村庄、行业、会社,乃至某籍贯或地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