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特朗普政府宣布,将对来自马来西亚的商品征收24%的报复性进口关税,这对本地经济界造成巨大震动,尤其是近年来表现出色的科技产业。作为我国出口的重要支柱,科技业将首当其冲,面临成本激增及竞争力下降的压力。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美国对各东南亚国家的关税幅度不一,柬埔寨高达49%,寮国48%,越南46%,缅甸44%,泰国36%,印尼32%,马来西亚与汶莱为24%,菲律宾17%,新加坡10%。相较而言,马来西亚处于区域关税的中等水平,虽然非最高,但24%的成本增幅依旧严重影响本地出口商的盈利能力。
马来西亚科技产业对美国市场的出口规模庞大,主要集中于电子电器产品及半导体。目前明确豁免的半导体产品包括各类芯片、LED元件和微控制器等,这在短期内有利于我国半导体产业。然而,近期美国官员指出不排除未来针对半导体行业单独加征关税的可能,这令该产业的长期前景蒙上一层不确定性。至于非豁免的电子设备、通讯硬件等产品,则立即受到24%关税的影响,短期出口订单与利润空间必然承压,甚至可能迫使跨国企业重新布局生产基地。
相较于实体科技产品,以软件、人工智能及数码服务为核心的科技服务业,目前仍未受直接关税冲击,但若美马关系持续紧张,不排除美国未来出台针对数据安全与科技服务领域的更多限制,长期影响依然不容忽视。
此次关税冲击同时对马来西亚整体数码经济带来短期与长期的供应链挑战。本地企业可能被迫向关税更低的地区(例如菲律宾)进行供应链转移,或者在美国本土设立小型生产基地。然而,此类调整成本高昂且短期难以实现。
尽管如此,马来西亚市场整体反应相对温和,股市跌幅有限,手套相关股票甚至出现正面反弹。面对此次危机,马来西亚政府和企业需积极开拓东盟、欧盟、中东及非洲市场,降低对美国市场的过度依赖。同时应强化产业升级,通过数码经济及工业4.0加快产品研发与创新,提升整体竞争力,保障我国科技产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此次美国贸易政策的突变虽带来了挑战,但也提供了促使马来西亚经济摆脱单一市场依赖、迈向高附加值产业结构转型的契机。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