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公正党自1999年创党以来,便与安华的名字密不可分,公正党从草创的艰难时期到如今权力登顶,党内最高领导的位置也从来没有离开过安华一家,如今来到2025年公正党的中央党选,首相安华在无竞选的情况下蝉联党主席,女儿努鲁依莎竟然竞选署理主席一职,人民难免质疑,这是“家天下”的延续吗?
安华家族在“烈火莫息”时代,经历打压和牺牲的形象,激起了支持者的情感共鸣,安华家族成员俨然是鲜明的改革政治符号,在群众动员上有著“正统性”,凝聚了改革派选民;然而,公正党今天已经是执政党,选民已经从情感认同转向监督其执政绩效,“家族化”的治理就是一种包袱,容易招来裙带主义的攻击,公正党要走得更远,就需要思考未来怎样走出安华的影子,成为一个真正制度化、可持续发展的政党。
政党作为现代民主政治体制中的载体,领导更替的可能性是重要的,公正党创党至今已经26年,党魁职位从未离开过安华一家,即使过程中有经历党选程序,这种连贯性造成该党对安华的过度依赖,让公正党逐渐偏向成为一个“个人主义政党”。在这种背景之下,努鲁竞选署理主席,无论其动机和能力如何,投射出来的讯号就是公正党权力牢牢掌控在安华家族手中。
支持努鲁竞选署理主席的人,可能会以努鲁的能力和资历、以及政党的自由选举原则来为她开脱,但“能力”具有一定的主观性,世上并没有一个衡量政治人物“能力”的统一标准,所以“能力”一说并未能有效反驳裙带安排的指控;加上父亲安华掌握党政大权,努鲁就自然获得“天然优势”的加持,曝光率自然会更高,加上党内组织的靠拢和庇护,在这些背景底下,很难让各界舆论去相信这场竞争能够达致真正的公平。
努鲁竞选公正党署理主席,关键并不在于她是否具备能力,或者她是否拥有参选的权利,而是必须从政治伦理的角度来审视这项决定。公正党更应该重视公众观感,若处理不当,就有可能引发社会对于裙带关系的合理怀疑和批判,从而冲击公正党的形象及群众的信任基础。
在家族与政治权力高度交织的情境下,政治人物需要对“避嫌”意识有更高的警觉;这并不表示说政治人物的亲属完全不能参政,但在特定时间点竞逐关键职位,就必须展现足够的政治分寸与伦理自觉,主动规避可能引发权力世袭或家族政治印象的行为,是对民主负责任和尊重的表现。
安华一家和公正党花了二十多年,从街头走到布城,登上首相大位,未来的某一天,安华会退下来,届时公正党就会面对该党是否还可以持续发展的挑战;而摆脱安华家族政治,就是公正党可持续经营的重要门槛,毕竟一个真正能走得远的政党,不应该是依赖姓氏传承的政党。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