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布拉能源公司最近获得11亿令吉“援助”,这事件会引起关注,主要有几个因素。首相兼财政部长安华起初说这笔钱是政府提供给公司的贷款,隔天政府贷款突然变成国民投资公司的投资。再来就是法务审计,究竟有还是没有?
沙布拉能源才宣布获得注资11亿令吉不久,有媒体报导,反贪污委员会已针对沙布拉能源涉及贿赂及挪用资金的指控展开调查。尽管该公司澄清,目前还未获得反贪会联系。反贪会首席专员阿占巴基较后也证实此事。
根据反贪会消息人士透露,反贪会根据《2009年反贪会法令》及《2001年反洗钱、反恐怖主义融资与非法收益法令》展开调查。这项调查源自2023年底展开的初步调查,涉及与该公司相关的指控。
从贷款变战略性投资,再到是否真的有法务审计和反贪会的调查,我们必须意识到一个很重要的课题,为了避免政府官联公司成为政府长期的负担,政府应推动更具体的企业改革,贯彻行政管理透明度,确保管理层对公司财务状况负责。
政府之前宣布会考虑关闭那些一直营运不当、一直亏损和烧钱的公司,我认为时候也到了,政府必须制定和建立一个系统或者制度来长期监督每一家官联公司的财务表现,对官联公司的财务进行分析,并在公司出现重大风险时及时介入。
2024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西莫格鲁和罗宾逊认为,一国的政治制度决定了经济制度,经济制度影响经济结果。遗憾的是,很多时候政府多数都会利用管理公司的职位来作为安抚和拉拢支持的谈判筹码,等到企业濒临破产才采取行动。
把正确的人放在对的位置才能确保官联公司能够健康和稳健成长,对于每一家官联公司的表现,政府应该要确保不会干预市场,而是以市场为商业导向的原则。动不动就出手解救恐怕会变成一种没必要的浪费。
我非常反对政府过度使用纳税人资金来拯救经营不善的官联企业,我也不反对政府支持油气行业复苏,通过拯救沙布拉能源来稳定国内油气产业,推动长期能源安全。只是,我更希望政府能建立有效的问责文化来监督官联公司,避免舞弊与浪费。
让市场决定其生死?
我不想争论这笔钱是来自政府或国民投资公司,因为我们真正需要关注的核心问题是,国民投资公司在2018年曾注资26.8亿令吉,希望推动公司复苏,但至今未见明显成效。再加上最新的11亿令吉,国民投资公司已注入近40亿令吉。
如果这项援助纯粹只是为了挽救本地供应链,协助沙布拉能源偿还拖欠2000家本地供应商的款项,要是未来公司依旧无法走出困境,政府和国民投资公司是否有决心让市场决定其生死?还是继续动用资金进行战略性投资?
要是政府真的已经对这家公司展开法务审计,国民有权利知道法务审计报告是怎么评论这家债务大,股价长期低迷的公司?未来沙布拉能源要怎样扭转命运,走出困境?11亿令吉往里头投,能否改变其经营模式,仍是未知数。这才是国民担心的。
尽管政府有其正当理由,但不得不承认,注资沙布拉能源存在一定风险。既然是战略性投资,那政府需要正视和关注该公司的财务管理问题,进行必须和必要的改革,拟定长远发展计划,这样才能避免继续沉沦。
即使政府是看好沙布拉能源公司的发展和潜能,不能忘记以民为本、国家利益与财政纪律,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在真正能创造长期价值的地方,避免官联公司需要持续性注资解救的案例一再重演。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