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高学历无法带来预期回报时,愈来愈多年轻人选择放下传统观念,追求更符合个人价值的职业道路,这大抵解释了:为何近年来三不五时就有人质疑高学历的意义,甚至越来越多年轻人朝网红和零工的目标前进……
上周《学历不再值钱?》的文内,我以即便拥有大学文凭,但却乐当7年送递员和邮差的28岁法汉为例,谈及学历与市场错配、学历贬值、新蓝领崛起,以及新生代蓝领化的趋势。
事实上,这现象不仅发生在大马而已,而是近年挺国际化的议题。无论是中国或美国的媒体都有谈论新蓝领(New Blue Collar)的崛起,以及新生代蓝领化(Blue Collar in Gen Z)的趋势。
源自1920年代的“蓝领”,因当时的美国体力劳动者主要穿著为牛仔裤和蓝色衬衫,一直都用来归类为体力劳动者。不过,“新蓝领”这群体在这几年崛起,分布在城市化发展的各行各业。
所谓的新蓝领,介于白领与蓝领之间。有西方媒体将接受技职教育并希望通过从蓝领向上升级,以获得更高薪资和更好工作时长的群体,归类为新蓝领,如销售、房产经纪人、美容美发师、保安和快递员等。
中国就因一些年轻人选择逆向而行,放弃白领职位、转向蓝领工作,而将这种现象称为“脱掉孔乙己的长衫”(此网络热词出自鲁迅小说《孔乙己》,指一个人放下对光鲜亮丽工作岗位的无限追求),意即大学毕业生选择从事体力劳动,包括咖啡师、收银员、送递员和导游等职业,期望借这些工作来找到生活的平衡。
以小红书为例,截至2024年10月8日,标签话题“我的体力活初体验”已获得逾3222万次浏览。此话题的注解一针见血:从快餐店老板、保洁、服务员到宠物美容,年轻人们试图通过这些“不费脑子”的体力活,重新夺回对生活的掌控和内心的秩序。
在线新闻平台《商业内幕》访问美国路易斯维尔大学路商学院副教授克里斯汀·卢卡斯(Kristen Lucas)表示:“人们开始认真反思大学学费飙升、白领工作的不稳定性,突然间,白领职位相比之下不再那么迷人。”他更直言,微证书课程反倒越来越比大学学位更吃香,因为这些课程比大学学位短且费用低,进而也成了推动新蓝领群体壮大的其一助力。
重新定义价值
尽管我们无法知道这股新蓝领热潮将持续多久,但对我而言,目标清晰的新蓝领群体总比躺平族或啃老族强许多。这些年轻人虽认为学历不再是找到令人满意工作的保障,但却也清楚自己要怎样的生活,并以他们接受的生活方式,包括零工经济、网红或新蓝领等形式来贡献社会。
时代在变,年轻人正为整个劳动市场重新定义价值,书写时代的另一种可能,也尝试走出有别于传统但属于他们自己的路。这也是政府和企业接下来要规划和调整的方向,才能与时并进,不被年轻人抛离得太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