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很要好的朋友,他最常告诉我的一句话就是:我对政治冷感,不要和我谈政治。而我最常回他的一句话就是:“你不搞政治,但是政治搞你!”
任何人可以不关心政治,但政治却实实在在影响著我们的生活。我们就算不参加政党政治,但最低限制也要关心政治发展。
经历了2018年大选、223喜来登事变、政治青蛙事件等等,很多华裔对政治越来越失望,导致他们对于选举投票这回事已不像以前那么热衷。在马六甲选举后,有人提出了,华裔政治路在何方?如果大多数华裔继续支持在野党,有人担心会变成马来人在朝,华人在野的局面。
日前,《东方日报》读者李桂合的一篇评论文章《华人政治路在何方?》,里头一些论述个人还蛮认同。尤其这句:“华社应该要打破过去故步自封的政治风气,多走入马来社群了解彼此不同的想法,从中交流及认识各族群的需求及困境,以达成种族间互相了解互相包容的效果。”
是的,华裔应该多接触不同的族群,要懂得换位思考,而不是只站在自己的角度看事情,但知易行难,有多少人可以做到?
不看肤色来决定人选
我记得,在2006到2009年期间,北马两家中文报馆很喜欢办和政治有关的座谈会。当年,我在其中一家报馆服务,大约是在2007年,报馆就针对当时热议的课题,时任民政槟州首长许子根在来届大选(2008年)是否应更上一层楼,竞选国席,以在中央发挥角色,而办了一场名为“子根上京还是留槟?”的政治座谈会,邀请了马华、行动党、民政党、公正党的领袖担任主讲人。
会上,有人提及,华裔人口越来越少,华裔的政治势力也受到威胁,担心长久下去,华裔将失去槟州首席部长一职。
我依稀记得,其中一名主讲人,也就是时任公正党槟州署理主席刘子健,他回答说:如果我们一直强调“华裔首长”,就等于掉入了种族政治的陷阱,而我们应该做的是排除种族政治,改为“绩效制”,也就是看能力,如果可以达到这个目标,就不必再看肤色而是看能力,如果有一天,一位能力很强的马来领袖出任首席部长,可以带领槟州往另一个高峰,为什么我们要反对他。
他举例说,“如果坚持要华裔做首席部长,但假设这名首长贪污滥权,为什么我们必须盲目的支持?”
我对他这番回答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当然,若可以做到打破种族政治藩篱是最理想,只要这名领袖有能力治国,我们就给予支持,只要有关领袖无能或贪污滥权,就应该被推下台,而不是看肤色来决定人选。但我们都知道,往往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从2008年到今天,经历了10多年的奋斗,我国还是无法打破种族政治的框框。
虽然如此,我们也不应该就这样放弃,罗马也不是一天造成,回到文章开头所说,“你不搞政治,但是政治搞你!”。华裔人口比例只会一天比一天少,如果不断陷入种族政治,我们就无法摆脱困境,唯有打破种族政治才是出路,但这是一条很漫长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