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无情火患,彻底粉碎了蕉赖一低收入华裔家庭,6旬老父原本勤恳努力维持家计的心愿;因手停口停,捉襟见肘的一家人,如今只能依靠积蓄,节俭度日!
看著昔日主要经济来源的家具工作坊被大火烧成废墟,家中还有病妻和两名成年尚在大学求学的孩子,这名华裔老父尽管已过退休年龄,但为了家人,他仍愿一力扛起家计,无奈一场大火,将原本安好的一切,都毁于一旦。
这场无情火灾,发生于今年1月21日的凌晨2时40分左右,将近一小时的火势,把现年66岁的事主,侯西源苦心经营约20年的家具工作坊,100%烧成一片废墟。
侯西源受访时表示,他原是一个装修工人,并以兼职方式,经营著家具工作坊,基于属一人作业,所以有接到订单的时候,才应顾客要求维修或制作木质家具,如小茶几、小木厨之类。
他表示,随著前年新冠疫情爆发,以致他的装修工作停摆迄今,但靠著家具工作坊,最好的情况一个月基本有接近2000令吉的收入,原还可勉强过日子。
“收入不是那么稳定时,若没接到订单,一个月可能只有几百令吉的收入,最高的月份则有2000令吉左右。”
“可没想到,如今一把火全都烧掉了,工作坊内的找吃工具已一无所有,导致我现在被迫手停口停,要重新开始也举步维艰,因根本拿不出本钱。”
侯西源是在接受《东方日报》的《冷暖世间》栏目访问时,如是表示。陪同者还包括侯西源与儿子侯温辉(27岁)及女儿侯佩玲(23岁)。
他们3人也带领《东方日报》记者,重回被烧毁的店面,纵然火灾事过数月,但看见昔日工坊烧得焦黑,仍难免不舍。
侯西源表示,他们一家人盼望能获得社会大众帮助,筹得2万令吉,以便添购器材重新起步,稳住家中的经济难关。
侯西源:一夜大火已毁尽 豁然接受养家工坊烧没了
侯西源表示,虽然烧毁其苦心经营20载家具工作坊的火灾发生于深夜,但当局到了破晓的凌晨6时许才通知他。
对于这点,他不埋怨当局待大火扑灭后才给予通知,因为他认为,就算自己及时赶到火场,也是无济于事,仅能眼睁睁看著所有物品遭吞噬在熊熊烈火之中。
“说不心痛那会是骗人的,但我不是那种看不开的人,既然火灾事故已经发生了,都已烧成这样,我们再伤心难过,烧毁的一切也不会复返。”
他透露,每每提起,心都会一揪的,就是在大火里被烧掉的古董旧家私,虽然不昂贵,但却是自己多年的珍藏,最为不舍。
“老顾客也是很想念,一直询问,我只能回应还在等待的他们说,目前因器材缺乏,仍没办法复业。”
愁烦病妻医疗及儿女大学费用
侯西源现年56岁的妻子虽为残疾人士(OKU),但本来也有份稳定工作及收入,两人双薪协力持家,可2020年1月份,妻子因脑中风接受了脑部手术,无法继续就业,自此他一力担起一家四口的生计开销。
“2020年1月2日,妻子入院开了个脑部手术,后来医生诊断说,她术后仍需定时返回医院进行复健。”
侯佩玲则补充,母亲纵然目前居住在家中,省却了一笔疗养院或住院费,药物和复诊费则月均200令吉左右,但做过的是颅内手术,母亲偶尔会需要接受磁共振扫描(MRI)以跟进和检查是否有后遗症等,那么当月的费用就会忽然添加500令吉开销。
“术后一系列的复健确实有效,母亲已经可以自己行走或上厕所等,但仍需有人照料在旁,以防她再次摔倒伤及头部,所以我们父子3人必须轮流拨出时间陪著她。”
侯佩玲提及,她与哥哥侯温辉,目前均为马大的在即学生,分别攻读法律系学士及工程系硕士,因为一家人需要分担照顾母亲的任务,不免对于学习造成了一定影响。
“我入学不久,便遇上了母亲脑中风的事情,成绩也因此受到影响,让我难及申请奖学金资格;基于现有的家庭情况,因此无论数额多寡,哪怕是200令吉的辅助金,我们都会积极提出申请,但求能减轻家庭负担。”
她说,无论是母亲的残疾人士医药抚恤金,或兄妹俩学费补助金,他们都不放弃任何尝试机会,积极提交申请。
但侯温辉透露,工程系的奖学金申请学生本就多于可颁发名额,僧多粥少情况下本就几率渺茫,再获知曾借贷国家高等教育基金(PTPTN)者的申请成功率会更低时,感叹越发无奈。
侯佩玲的每学期学费逾1000令吉,而哥哥侯温辉的学费则每学期4000令吉左右。换而言之,侯家每隔3个月就要想方设法,掏出5000多令吉的学习费用来缴付。
兄妹曾动念暂停学业 但深信唯有教育是脱贫钥匙
侯佩玲表示,家境困顿,她和哥哥不是没有想过暂搁学业外出工作帮助家计,毕竟没办法同时兼顾学业、工作和照顾母亲三头烧。
“说实在,我们一家的月收入不及2000令吉,是低收家庭(B40),从小我们兄妹就看著父母为了讨生活昼夜辛劳,一周内要一人打3、4份薪资不高的工作,没有不为钱而愁的一次。”
她说,她与哥哥打小就坚信,唯有把书读好,靠著渊博的知识是带领一家人走出贫困,过上不再为钱烦恼日子的唯一路径,故此坚持学习,况且能被马大入取,实属不易,不愿就此轻言放弃。
“妈妈因过劳而中风后,爸爸一人养家已经很吃力,这场火灾就像是让我们一家人方寸大乱的一个打击,而尚未毕业的我们兄妹更是有种卡在半中间,不著地的无力感。”
“我们期许的未来还有一段距离,希望社会大众能扶我们一把跨过去,我们也相当感激所有人给予的帮助和机会。”
侯温辉则表示,过去几个月,家里近乎等同于毫无收入来源,是靠著以前的积蓄咬紧牙关度日。
“万幸,车子已经供完,没有房贷和车贷的压力,否则情况势必雪上加霜。如今是盼望能有个转机,筹足重新起步的资金,让我们摆脱生活困境。”
他说,父亲经营20年的家具工作坊可谓他梦想发芽的初始之地。
他表示,过往曾到工作坊协助父亲,在制作木工中累积的经验对于现在他主修工程系颇有帮助,是父亲和工作坊带给了他深厚的启发。
“店内的结构现在都还在脑海里,从谷歌地图仍清晰可见旧店样貌,心里会很不舍得,因为如今都烧到面目全非了。”
【爱心捐款】
有意捐款者可在一个月内,以支票或网上转账方式,将义款交至本报。一旦逾期,本报将把支票按址退回,或自动转入东方慈善公益基金内,协助其他有需要人士。
采用网上转账,我们的银行户头是Maybank 5140-7500-0321 Oriental Daily Sdn Bhd(Charity Account),请读者务必在银行转账的收款人参考资料(HAU PEI LING)中注明受惠者的个案编号(2133)或英文名字,再把转账单据电邮至charity@odn.my,或传真至03-26926336。不需要收据者无须提供地址。
采用支票者须在支票背后注明受惠个案编号或英文姓名(2133 HAU PEI LING),支票抬头写上“Oriental Daily Sdn. Bhd(Charity Account)”,寄至本报吉隆坡办事处:Wisma Dang Wangi,38,Jalan Dang Wangi,50100 Kuala Lumpur。询问电话:03-26916336。
捐款人也受促在电邮提供个人姓名、地址及电话等资料,方便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