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已年过半百,惟黄家4姐弟无论是行为,或是智商依然和小孩无异,可说是名副其实的“老小孩”,令负责照顾生活起居的外甥深感心力交瘁,深盼善长仁翁能够伸出援手,给予协助。
这4名“老小孩”正是居住在金宝火车站路的大姐黄妹(66岁)、风娣(61岁)、嘉华(59岁)及家良(53岁),由于天生智障,从小就无法自理,需要旁人的照顾。
然而,随著母亲及父亲分别在20年及13年前相继去世后,照料4姐弟的重担则一并落在智力正常的老二黄玉珍(65岁)一人的肩上。
虽然已有家室,但居住在金宝新市镇的黄玉珍鉴于骨肉亲情,在过去10多年来,仍每日东奔西跑,骑著脚车往返夫家及娘家,为姐姐及弟妹打点日常。
直至近年,因年老而体力衰退,玉珍才将照顾姐弟的任务,交托予次子蔡观胜(38岁,电工),但已婚的外甥也需为本身的工作及家庭而忙碌,迫于无奈,只好盼望社会热心人士的协助。
蔡观胜在地方领袖罗慧娟的安排下,接受《东方日报》访问时表示,由于母亲已体力衰退,只好由他挑起看顾阿姨及舅舅们的任务,但因为工作及家庭的关系,他也无法时时陪伴在侧。
养老院每月RM250
最令他伤脑筋的是,大姨黄妹及大舅嘉华,两人的身体较多病痛,包括患有高血压、高胆固醇和糖尿病,每个月都需要到医院取药及进行体检。
“大舅还时常抽筋,会有出人意表的行为,更曾因为长期用塑胶圈套住手指,最后导致右手食指的肌肉坏死变黑,必须动手术截掉食指。”
他也补充,大舅步履蹒跚,走路一瘸一拐的,很容易跌倒,虽然早前曾有一辆轮椅代步,但不知为何,轮椅也被弄丢了。“大舅也试过在屋外跌倒,导致双脚骨折而瘫倒在地,我在天亮后才接获邻居通知,立即赶过去将他送往医院。”
由于大舅的情况,让他感到非常无奈,因此曾向福利局谘询,寻找安顿大舅的方案,而福利局也建议将大舅安置在一间养老中心。
“但是,经过了解后,该所半私营性质的养老中心每个月需征收250令吉的费用,换言之一年需3000令吉的费用,虽然是安顿大舅的最好方式,但对于收入微薄的我,却是不小的负担,所以最终还是作罢。”
盼入住养老中心获妥善照料
蔡观胜感叹身为外甥,并非不想照顾4名长辈,但因工作及家庭两头烧,本身已近乎泥菩萨过江,若是维持目前“有空才探望”的模式,深怕阿姨舅舅们随时会在家中,跌倒或是发生什么意外。
他指4名阿姨及舅舅当中,就只有二姨风娣会说话,也会做简单的家务,如煮饭及使用洗衣机,但前提是需要他人安排妥当,包括准备好烹调的食材。
“其实二姨结过婚,只是后来因本身的先天问题而导致婚姻告吹。”
至于小舅家良则常在如厕后,未有妥善清理下体,时日一久,下体也开始发炎溃烂,令他深感无奈。
他摇头说,大舅及小舅常爱往外跑,并会捡拾大堆的纸皮回家,由于担心舅舅们的人生安全,他和妈妈也时常给予劝告,甚至出动“藤条”告诫,但却不得要领。
“也许,这是他们的精神寄托吧!渐渐地,我们也不予理会了。”
有鉴于此,蔡观胜认为,若能将阿姨舅舅们安顿在养老中心,至少有人可监督和看顾他们,不至于每天提心吊胆,担心他们的安危和处境。
援金工资不敷开销
目前,除了黄妹,其余3人还会不定时前往住家附近的工厂,协助进行简单的工作,如钻螺丝等,每个月总共有500令吉收入。
蔡观胜表示,再加上福利局每个月都会给予阿姨舅舅们,每人400令吉的福利金,所以总共有1700令吉的资金维持生计,如购买粮食及缴付水电费等。
“至于医疗费用或是其他的多余开销等,大部分则是由我负责补贴。”
惟他感叹道,4名阿姨及舅舅的食量惊人,10公斤的白米只够10天的用量,由于本身也有自己的家庭和孩子需要养育,因此希望能获得社会善长人翁的捐助,减轻其负担。
【爱心捐款】
有意捐款者请在新闻见报的一个月内,以支票或网上转账方式,将义款交至本报。一旦逾期,本报将把支票按址退回,或自动转入东方慈善公益基金内,协助其他有需要人士。
采用网上转账,我们的银行户头是Maybank 5140-7500-0321 Oriental Daily Sdn Bhd(Charity Account),请读者务必在银行转账的收款人参考资料(Recipient Refrence)中注明受惠者的个案编号或英文名字(1937 WONG KA WAH),再把转账单据电邮至charity@odn.my,或传真至03-26926336。不需要收据者无须提供地址。
采用支票者须在支票背后注明受惠个案编号或英文姓名(1937 WONG KA WAH),支票抬头写上“Oriental Daily Sdn. Bhd(Charity Account)”,寄至本报吉隆坡办事处:Wisma Dang Wangi,38,Jalan Dang Wangi,50100 Kuala Lumpur。询问电话:03-26916336。
捐款人也受促在电邮提供个人姓名、地址及电话等资料,方便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