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伦23日讯)当地时间周六(22日)在巴西贝伦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30次缔约方大会(COP30)上,各国达成了一项较为温和的协议。为了维护团结,许多国家接受了在逐步淘汰化石燃料方面较为宽松的条款。
法新社报导,经过两周在雨林边缘进行的艰苦谈判,近200个国家以协商一致的方式批准了这项协议。值得注意的是,美国总统特朗普缺席了此次会谈。
在闷热的贝伦,随著木槌落下,掌声雷动,这场戏剧性的大会落下帷幕。此前,大会期间爆发了激烈的抗议、一场破坏性的大火以及大规模的街头游行。
巴西总统卢拉将政治资本寄托于COP30的成功,他表示该协议证明,即使在危机时刻,一个分裂的世界也能团结起来。
卢拉在南非出席G20峰会时说道:“国际社会面临一个选择:继续还是放弃。我们选择了前者,多边主义取得了胜利。”
贝伦的气氛则截然不同,欧洲各国部长们承认,他们之所以接受这份缩水版的协议,只是为了避免整个进程崩溃。
欧盟气候事务负责人霍克斯特拉说:“我们不会掩饰,我们原本希望达成更多协议。”
随后,他补充说:“我知道这有点难以言表,但共同努力的价值是巨大的。”
中国代表团团长、生态环境部副部长李高在COP30峰会上告诉法新社,这次峰会将圆满成功。
李高说:“我们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取得了这一成就,这表明国际社会愿意展现团结,共同努力应对气候变化。”
印度代表巴西、南非、印度和中国等主要新兴市场国家发表声明,称赞达成的协议“意义重大”。
由39个受气候威胁最严重的国家组成的小岛屿国家联盟表示,该协议“并不完美,但对于一个以协商一致方式运作的全球机构而言,这是必要的进步”。
化石燃料问题受挫
数十个国家曾威胁称,如果没有退出石油、天然气和煤炭领域的策略,他们将退出谈判。然而,该协议只是提及了先前达成的化石燃料协议,并未明确提及“化石燃料”一词。
“我们知道你们中的一些人对当前某些问题抱有更高的期望”,COP30主席拉戈说道,他提出制定一份自愿的“路线图”以逐步淘汰化石燃料,以此作为补偿。
哥伦比亚总统佩特罗表示,哥伦比亚“不接受”这项协议。哥伦比亚将于明年4月主办全球首个化石燃料淘汰峰会。
在卢拉早期表示支持后,该路线图的构想迅速推进,但不出所料地遭到了石油巨头沙地阿拉伯、煤炭生产国印度等国的反对。
绿色和平组织巴西分部的帕斯夸利说道:“卢拉总统呼吁制定路线图以终止化石燃料和森林砍伐,这无疑是高标准,但分裂的多边环境却未能推动其通过。”
鉴于当前的地缘政治局势和美国的敌对态度,巴西试图控制各方对达成重大协议的预期。
即便如此,人们仍然乐观地认为,作为发展中国家的拥护者,拥有世界最大热带雨林的巴西,或许能够有所作为。
增加资金帮助穷国
对发展中国家而言,这是一项重大胜利:世界各国同意到2035年将用于帮助较贫穷国家适应气候变化的资金“至少增加两倍”。
然而,一位来自孟加拉国的谈判代表告诉法新社,这只是最低限度,并誓言“斗争将继续”。
来自尼泊尔的谈判代表潘迪特表示,此次大会“未能满足气候脆弱国家的期望”。
在被视为中国胜利的进展中,COP协议首次纳入了有关贸易措施的强硬措辞。
抛开政治因素,与近年来在管控严密的威权国家举办的气候大会相比,本次大会的氛围截然不同。
数万民众在街头游行,气氛如同嘉年华;而在会场内,抗议者则在走廊上高喊口号。
然而,也出现了一些意想不到的且令人不快的戏剧性时刻。
大会倒数第2天,会场内突发大火,烧穿了织物天花板,浓烟弥漫,引发了人们惊慌失措地涌向出口。
第一周伊始,原住民抗议者冲进会场,与保全人员发生冲突,这一幕引起了全球对他们困境的关注。
亚马逊雨林也展现了它的力量以及它发出的声音。空气湿度令人窒息,而且大多数下午都会下起倾盆大雨。
即使在最后的全体会议上,筋疲力尽的拉戈也谈到了“亚马逊雨的美妙声音”,因为他努力让自己的声音盖过喧嚣。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