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21日讯)中国因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台湾有事”答询加大施压,暂停办理日本水产品进口手续,但对日本水产业界带来的震荡不如过去。多数业者警觉“中国风险”,对重新出口态度谨慎。此外,经过两年禁输期的调整,许多干贝业者早已分散市场,开拓美国、欧盟等新通路。
中央社根据《日本经济新闻》报导,北海道喷火湾11月中旬迎来本季首批干贝,初次竞标价格比去年同期高出80%。
虽然水温升高、干贝数量减少是因素之一,北海学园大学的教授滨田武士认为,“这也反映出对中国市场的期待”。不过,这次再次禁止进口,让业者一开始就被泼了冷水。
对重新出口中国态度谨慎
今年5月底,日中就重启水产品贸易所需的必要条件达成共识,会在放射性物质检验等科学程序后恢复出口。然而,青森县一家加工公司感叹,“那些检查究竟算什么,水产品完全被当成外交筹码运用”,对于出口中国的不信任感升高。
在北海道东部的干贝产地,业者已经引进自动剥壳机,降低对中国加工地的依赖。
中国要求日本在出口水产品时,必须完成养殖与加工包装相关设施的注册。目前日本有697家设施提出申请,但获准出口中国的仅有3家。因此,即使停止出口至中国,预料也不会像2023年禁止出口时出现干贝滞销、价格暴跌的情况,影响有限。
滨田指出,从粮食安全保障的面向来看,日本必须思考如何把水产品培育为日本国民消费的内需产业。
日本富士新闻网(FNN)报导,北海道别海町的一家扇贝加工业者代表董事伊势健表示,“正要朝著恢复出口迈进,却发生这样的事情,实在非常遗憾。(对中国出口)申请早就已经送出,还在等待审查通过”。
但他也说,虽然感到遗憾,不过在中国禁止日本水产品进口的这2年间,公司已经建立其他通路,“像是美国、欧盟等,在全球各地以及国内的销售管道,其实都已经稳定建立起来了”。
高市早苗在众议院预算委员会答询时提到“若中国以武力封锁台湾,可能构成存亡危机事态”,引发中国一步步施压。
报导指,日本网民虽然也有“下一步就是稀土了”、“看来只要不撤回发言,制裁就会一直加码”的忧心,但仍有许多网民支持表示,“高市政权要挺住”、“中国是在试探首相的态度吧,绝对不能撤回”、“面对不讲理的手段,重要的就是坚强应对”。
自民党前众议员杉田水脉周三在X发文表示,“希望不要屈服于来自中国的压力,一直保持坚强的态度”。“为此,国民必须支持高市政权,正在战斗的不只是高市首相一个人。不要被亲中报导欺骗,让我们继续支持她”。
前众议员山尾志樱里发文说,中国政府停止进口日本水产品,反而会加速全世界摆脱对中国的依赖,主张高市没有必要撤回“台湾有事”答询。
她表示,“威胁无效之后,这次换成经济施压。如今的中国,再次被全世界确认是贸易上无法信赖的高风险国家。这会成为各国加速脱离对中国依赖的催化剂”。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