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1日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周二表示,全球近3/4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受到水资源过少或过多威胁。
法新社报导,科学家警告,由于气温上升,飓风、干旱、洪水和热浪等极端天气事件变得更加频繁和强烈。
UNESCO表示,在UNESCO遗产名录中的1172个非海洋遗产中,73%面临至少一种关于水的严重风险,包括缺水、干旱、河川洪水或沿海洪水。
这个联合国旗下的文化机构补充:“预计水资源压力将加剧,尤其是在中东和北非、南亚部分地区和中国北部等地区,这将对生态系统、文化遗产以及依赖它们的社区和旅游经济,构成长期风险。”
UNESCO的研究显示,文化遗址最常受到水资源短缺的威胁,而超过一半的自然遗址则面临附近河流洪水的威胁。
研究举例,在印度,北方邦亚穆纳河畔的古老城市阿格拉的泰姬陵,“面临著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污染日益严重,地下水不断枯竭,这两者都对这座陵墓造成了损害”。
研究又指,在美国,“2022年的一场大洪水导致黄石国家公园全部关闭,重新开放需要花费超过2000万美元(约8374万令吉)的基础设施修复费用”。
UNESCO的报告又举了4个例子。
伊拉克南部沼泽地(《圣经》中的伊甸园所在地)“面临极高的缺水压力,超过80%的可再生水资源被抽取以满足人类需求”。
随著未来几年该地区气温逐渐升高,这片候鸟栖息和当地居民饲养水牛的沼泽地的水资源竞争预计将加剧。
在津巴布韦和赞比亚交界处,最初名为莫西奥图尼亚(意为“霹雳之雾”)、后来由苏格兰探险家利文斯通重新命名的维多利亚瀑布,经常遭遇干旱,有时水流变得细流。
UNESCO又指,秘鲁前哥伦布时期城市昌昌及其1000年历史的脆弱土坯墙,面临极高的河川洪水风险。
在中国,主要受气候变迁影响的海平面上升,导致沿海地区洪水泛滥,破坏了迁徙水鸟觅食的泥地。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