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6日讯)聊天机器人ChatGPT开发商OpenAI的首席执行员奥尔特曼当地时间周一宣布,公司将继续以非营利状态营运,放弃转型为营利组织的计划。
法新社报导,这一结构性问题成为人工智能(AI)先驱OpenAI内部的争论焦点,多位主要投资人大力主张公司转型为营利组织,以便更能确保他们的投资回报。
但人工智能安全倡议者对此表示担忧,若没有非营利董事会的监督,那从人工智能这种强大技术中追求的巨大利润将无法保障社会利益,反而会服务于股东利益。
奥尔特曼在公司网站上发布的一封致员工的电子邮件中写道:“OpenAI不是一家普通的公司,也永远不会是。”
他说:“我们在听取公民领袖意见,并与加利福尼亚州与特拉华州检察总长办公室讨论后,决定由非营利组织继续掌控公司。”
需盈利促进对OpenAI注资
OpenAI成立于2015年,最初为非营利机构,后来为吸引投资者创建了一个“获利上限”(capped-profit)的营利实体,其中云端运算巨头微软(Microsoft)借此成为最早、规模最大的赞助商。
这一结构在2023年几乎瓦解,当时董事会意外解雇奥尔特曼,引发员工反弹,最终奥尔特曼复职,而推动他离职的董事会成员则被迫离开。
这场动荡让投资人深感不安,并要求OpenAI在两年内转型为更传统的营利组织。
根据去年公布的最初改革计划,OpenAI将转型为一间“营利公益公司”(Public Benefit Corporation),以安抚那些考虑投入数百亿美元以支持公司愿景的投资者。
然而,任何地位的改变都需要加州与特拉华州政府的批准,因为公司总部设在加州、注册地则在特拉华州。
这项计划遭到人工智能安全倡议者与OpenAI的共同创办人、亿万富豪马斯克的强烈批评。马斯克于2018年离开公司并提起诉讼,声称此提案违背了公司的创立理念。
在修正后的计划中,OpenAI的营利部门将完全开放以赚取利润,但仍接受非营利董事会的监督。
奥尔特曼说:“我们认为,这能让我们继续迅速、安全地进步,将优秀的人工智能送到每个人手中。”
OpenAI的主要投资者很可能会对这项新提案发表意见,其中,日本软体银行(SoftBank)曾将公司转型为营利企业,作为其在3月31日宣布投入300亿美元(约1270亿令吉)巨额投资的条件。
软银在官方文件中表示,若OpenAI未在年底前重组为营利实体,投资总额可能减少到200亿美元(约847亿令吉)。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