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13日讯)登记结婚后不久,张刚(音译)和翁琳冰(音译)在一块装饰中国政府徽章的红色背景前摆姿势,展示他们收到的结婚奖金。
法新社报导,张刚的家乡是山西省北部的吕梁市,中国许多地方政府都采取各种诱惑手段说服情侣结婚,吕梁市就是其中之一。
这对夫妇获得的1500元人民币(917令吉)的奖励是官方增加中国人口的努力的一部分,2024年中国人口连续第3年下降。
根据官方数据,这笔钱相当于吕梁市城镇人口半个月的平均薪资,却超过了该市农村居民的月平均薪资。
张刚告诉法新社:“我认为这项政策对于改善目前的婚姻和恋爱状况非常有效。当我向朋友们提到这个政策时,他们都认为这很棒。”
但更普遍的是,当局正努力抵抗年轻人不愿结婚的浪潮。周一发布的数据显示,去年的结婚率与2023年相比下降了1/5。
谈到生育问题,专家表示,成本较高(特别是教育和托儿费用)以及应届毕业生就业市场竞争激烈,都是阻碍准父母生育孩子的因素。
当吕梁市的结婚奖金在网络上公布后,许多人评论称,这个数字不足以证明这份承诺是合理的。

此外,这项奖励还带有附加条件,除了双方均为初次登记,至少一方为吕梁市户口外,女方年龄还得在35岁及以下,才符合资格。
另外,这座前矿业城市也为新生儿登记提供补贴和医疗保险缴款。吕梁市已婚夫妇生育第一个孩子可获得2000元人民币(1223令吉)补助,生育第2个孩子可获得5000元人民币(3057令吉)补助,生育第3个孩子可获得8000元人民币(4892令吉)补助。
周三是元宵节假日,吕梁市婚姻登记处里,络绎不绝的新婚夫妇们正在享受从1月1日开始的结婚福利。
当夫妇拿到一叠叠崭新的百元大钞时,自动点钞机不停地发出嗡嗡声。
登记处一名官员告诉法新社,自元旦以来,光是他们办公室就有400多对夫妇领取了结婚证书。
36岁的王彦龙(音译)今年1月初结婚后,但本周才来领取钱,因为登记处办公室一度用完了现金。
结婚热潮或是昙花一现
然而,这种表面上的结婚热潮可能属昙花一现的假象。
34岁的新婚夫妇李应星(音译)说:“我的同事原本准备明年结婚,因为有这个福利,所以决定今年结婚。”
张刚和翁琳冰表示,他们原本计划早些结婚,但为了等待结婚奖励措施上路,而推延至现在才登记。
在吕梁市媒人冯玉萍(音译)的婚友所里,一则1500元人民币奖励的宣传贴在顾客们的满意证言之中。
她的客户大多是女性,但即使有了新的激励措施,这位48岁的媒人对女客户找到丈夫的前景仍持悲观态度。
“在国企上班的男人可能有学士学位,但在公务员系统上班的男人根本不会看一个拥有硕士学位的女孩。”
“男性对待婚姻的态度还存在很多问题。”

冯玉萍表示,女性往往受过良好的教育,有好工作,却因为年龄而被拒绝。
此外,有些人甚至根本不想结婚,“女性现在有了自己的稳定收入,她们可能对结婚不太感兴趣。而且好男人也不多”。
结果是,吕梁市人口数量下降,“出生率严重下降”,由于需求不足,幼儿园纷纷关闭。
各地出台鼓励生娃措施
报导指,吕梁市的困境在全中国都很普遍,人口老化是北京关注的一大问题。去年10月,政府发布了一份报告,列出了与吕梁市类似的激励措施。
当地媒体报导,江西省上犹县对生育第2胎或第3胎的家庭给予现金奖励。

湖北省天门市为3个孩子家庭提供约16万5000元(10万894令吉)的补贴,扭转了去年出生率下降的趋势,尽管相关数据仍然有限。
在吕梁市,即使那些认为新措施可能会鼓励更多情侣结婚的人也认为,这些福利对于人们是否结婚的决定来说是次要的。
张刚说:“年轻人结婚成本确实很高,这是一个因素。不过,我相信,只要年轻人相爱,就一定会走到一起。”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