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1日讯)中国一些店家近期开始为外送员、失业者提供免费餐点,他们透过爱心贴纸、暗号点餐等方式,避免让享用免费餐点的客人处境尴尬。
台湾中央社报导,有中国媒体呼吁,中国地方政府可以透过考核机制,为爱心店家提供资金延续送暖。
据搜狐旗下媒体极昼工作室报导,在中国四川省成都市高升桥东街上,紧邻地铁站的一家小面馆门口放著红色广告牌,上头写著,“如果你现在遇到困难,或在成都还没找到工作,可以进店免费吃面”,有不少外送员、日结工、环卫工人、失业的中年人看到广告牌走进店里。
面馆老板黄明表示,来吃“免费面”的人越来越多,以前来吃“免费面”的可能吃一顿就走了,过路客居多。但有去年和今年长期找不到工作的人,成为店里的回头客。
报导提到,去吃“免费面”的客人通常得几经内心挣扎后,才能走进店里。
黄明说,有些客人会详细跟老板解释是出于何种原因才需要吃碗“免费面”,得到老板同意才会点餐。
为了减少客人的“面子负担”,面店老板效仿外国咖啡厅模式,邀请其他客人捐出任意金额,领取爱心贴纸贴在墙上,有不少客人留下“早日度过难关”、“困难有时,希望有时”等打气口号;有需要帮助的人,可以摘下贴纸换取“免费面”。
救助也兼顾困难者自尊心
中国凤凰网报导,在首都北京、上海、广州、天津、成都等一至三线城市,都出现为失业者提供免费餐点的现象。更有不少店家为免费餐点设置暗号,像是“1号牛肉面”、“江湖套餐”、“告诉董事长,来碗肉汤饭”等有趣口号,以保护处境困难者的自尊心。
不过,报导也指出,其实大多数提供免费餐点的餐馆老板的经济情况并不宽裕,有人债务缠身,或家人生病得扛下高额医药费。
中国上观新闻报导,店家在提供免费餐点的同时,仍须考量到解决生计、安顿员工以及承担社会责任等问题,如何让店家在维生之际,能持续提供免费餐点,是必须考量的首要问题。
目前中国一些地方政府部门有推出针对特殊群体的爱心驿站,为有需要的人们提供免费的餐食和服务。
报导呼吁,若相关部门能为提供免费餐点的店家制定服务、考核标准,对通过考核者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助,能给提供爱心驿站之外的爱心网点更多助力。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