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9日讯)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健康学院院长、老年学研究所所长杜鹏今天表示,中国高龄人口会不断成长,预计到2050年60岁以上的人口会达到5.2亿人,未来养老金支付压力是前所未有的挑战。
中国记协今天举行新闻茶座,主题为“积极应对老龄化与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由杜鹏出席说明中国高龄人口因应政策,并回答中外媒体记者提问。
杜鹏在会中提及中国20多年来逐步迈向高龄化社会的数据。2000年65岁以上人口比率超过7%,进入高龄化社会;2021年65岁以上人口比率达到14%,比2000年高出1倍,进入高龄社会。预计到2030年,中国65岁以上的人口比率将达到20%,迈向超高龄社会。
他指出,为因应高龄社会挑战,中国在每个时间点上都颁布了决定与政策,加强高龄化方面的工作。2000年9月,国务院颁布“关于加强老龄工作的决定”;2006年“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概念第一次出现五年规划(“十一五”规划)里;到了2020年中共19届五中全会上升到国家战略;中共20大,再次强调国家战略应对高龄化,综合性全国协调应对挑战。
杜鹏表示,现今中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经超过3亿。事实上,从2010年开始,谈论延迟退休的议题频繁出现在各种报告。2013年中共18届三中全会颁布的“决定”就已提出“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
他说,2020年,中共19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政策的部署;在2021年“十四五”规划与2035年远景规划纲要提出“小步调整、弹性实施、分类推进、统筹兼顾”的原则。
老年人口迅速成长 人口与劳动力开始下降
他进一步剖析,这代表延迟退休年龄并非在短时间决定,而是10多年来进行政策的制定与讨论。中国现今的人口是14.1亿,现在所有已开发国家人口总和为12.86亿,这表示中国一个国家人口超过已开发国家总和。因此,任何一点政策的改变都会非常巨大。
杜鹏指出,预计2050年中国60岁以上人口会达到5.2亿人。现今正处在老年人口迅速成长,与人口与劳动力开始下降的时期,也正是现在是一个能逐步进行退休年龄改革的窗口期。
杜鹏表示,1951年当时制定的退休年龄影响人数较少,当时全国的劳工有1603万人,只占全国劳动力的7%,平均预期寿命为44岁,当时的法定退休年龄(男劳工60岁退休,女劳工50岁退休)高于平均寿命。然而,现在状况不同,现今养老保险全覆盖后,有3亿多人要退休,平均寿命为78.6岁,代表退休年龄大大低于平均寿命,社会面临更多长寿老人,改革因此势在必行。
中国逐步调整退休年龄
杜鹏指出,从明年开始,中国会用15年的时间逐步将退休年龄进行调整。
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9月13日决定,从2025年元旦起延后法定退休年龄,较现行的退休年龄延后3至5岁。其中,男性延后至63岁;女性员工延至55岁、女性干部延至58岁。未来将用15年时间逐步调整。
对于未来养老金支付压力,杜鹏直言,这会带来各方面的挑战,2022年全中国支出的养老金为人民币6兆元(约3.53兆令吉),预计未来每年会不断升高,压力会越来越大。
但是他未明言要如何弭平财政缺口,仅表示要保障老年人生活。中国政府需要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这包含老年助餐、加强老年服务的场所建设,与老年教育丰富精神文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