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4日讯)日本环境省(部)宣布,在世界自然遗产鹿儿岛县奄美大岛,已根除捕食本地稀有物种等破坏生态系统的外来入侵物种獴(印度小猫鼬),此前推进了驱除作业。环境部表示“在奄美大岛这么大的岛上根除长年生活的印度小猫鼬,在全球没有先例”,可能成为应对外来物种的参考事例。
日本共同社周三报导,根据2018年4月以来捕获数为零等情况,周二上午在奄美市召开的专家研讨会给予肯定称“已根除的概率极大”。
奄美大岛面积约710平方公里,比滋贺县琵琶湖(约670平方公里)、东京23区(约630平方公里)更辽阔。
为应对毒蛇原矛头蝮,1979年首次在奄美大岛投放印度小猫鼬,据分析当时数量约30只。然而原矛头蝮为夜行动物,日间活动的印度小猫鼬并不是其天敌。
2000年印度小猫鼬数量骤增至约一万只,农作物与本地物种接连遭破坏,2001年至2002年前后国家特别天然纪念物“奄美黑兔”数量减少至投放印度小猫鼬前的20%左右。
环境部2000年起启动全面根除项目,根据2005年施行的《外来生物法》,同年将印度小猫鼬指定为特定外来生物。环境部组织专业抓捕团队“Mongoose Busters”,在岛上设置了最多约3万个捕兽装置,2007年度引入日本国内首批印度小猫鼬追踪犬。迄今,捕获数达到约3万2600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