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日讯)中国官方日前制定网络身份认证管理办法,拟以自愿为名登记真实身份统一签发“网号”、“网证”。中国“科创版日报”指出,目前微信、淘宝、小红书等67个APP已开始试点实施。
中央社根据“科创版日报”周三报导指出,目前申请和使用“网号”、“网证”APP“国家网络身份认证”试点版已在多个应用程式商店上线。应用程式商店显示该APP由中国公安部推出。
申领须透过人脸辨识
“科创版日报”指出,首先需要具有身份证等法定身份证件,透过手机NFC辨识核验身份讯息,接著透过人脸辨识是否为本人,并且连结手机号码,设置网络身份口令(8位数字密码),最后授权网络身份凭证在用户的手机使用。
第一财经称,申领“网络身份证”的有效法定身份证件包括居民身份证、港澳居民居住证、台湾居民居住证、港澳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中国公民普通护照(华侨)等。
申领网证之后,用户会得到一张虚拟的“网络身份证”,它可以向需要实名认证的互联网平台进行认证,不再需要输入姓名和身份证号等信息。
不少用户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回馈已经注册申领到网络身份认证凭证。
报导指出,目前,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正处于试点阶段,已上线试点APP共有67个,包括部分政务APP和网络APP,如国家政务服务平台、中国铁路12306、淘宝、微信、小红书、QQ等。
未满14岁者须征得父母同意
英国广播公司(BBC)报导,中国公安部与国家网信办共同起草的《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于上周五(7月26日)公布,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30天,截止时间为8月25日。
公告称,推广“网号”和“网证”是为了“加快实施网络可信身份战略”。
目前,中国官方宣称申请“网号”和“网证”都是“自愿”的,而不满14岁的儿童若要申领,需征得父母同意。
宣称为了“减少信息泄露风险”
根据公告,“网号”由字母和数字组成,与每个人的身份信息相绑定,但不会公开显示个人信息。“网证”则是指承载“网号”的网络身份认证凭证。中国官方解释,推行这一计划是为了“减少信息泄露风险”。
BBC引述中国媒体报导称,由于目前中国许多网络平台以遵循当局制定的“实名制”为由,超范围收集公民个人信息,而实行“网证”后,平台只能看到“网证”号码,而无法获得其他信息。
法律学者劳东燕:强化网络言行管控
不过日前中国知名自由派法律学者劳东燕发文表述意见,指出此法的真实用意是要强化网络言行管控。
以敢言著称的清华大学法学教授劳东燕在微博发文称,网证网号“与网络实名制一样,真正的目的是管控人们在网络上的行为,所谓保护个人资讯云不过是虚晃一枪”,就如同抗疫期间的健康宝,意在将“社会管控日常化与常态化”。不过,该文章已遭到删除。
美国之音周五报导,许多中国网民对此政策不买单,认为“网号”、“网证”会使得隐私不保、言论遭到严管,纷纷发出负评。不过截至周四,许多反弹声浪都已遭删除。但也有网民与异议人士指出,中国早就是“监视王国”,新规是小菜一碟,只是让未来监控变得更加公开化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