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14日讯)欧盟对中国电动车加征关税,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指出,以“反补贴”名义限制中国电动汽车是典型的双重标准。
中国国家发改委周四晚间官方微博发布署名为“金轩”的文章<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罔顾客观事实 应停止将经贸问题政治化—“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维护经济全球化”系列评论之一>称,中国汽车产业快速发展,关键在于对外开放和公平竞争,而非补贴。
呼吁停止将经贸问题政治化
文章指出,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的反补贴调查罔顾事实、预设结果、不合理、不合规,本质是将调查工具武器化、政治化,中方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将采取一切手段捍卫中国企业合法权益。
文章表示,以“反补贴”名义限制中国电动汽车,是典型的双重标准。中国对内外资汽车品牌一视同仁,外资品牌在中国电动汽车出口中占有重要地位。据统计,在去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出口数量排名中,特斯拉稳居第一名,占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总量的1/4以上,特斯拉出口量较第二名的比亚迪高41.7%。
指违反世贸组织规则原则
文章又指,到2022年底,中国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政策已到期退出,但欧美仍在实施大额购置补贴,补贴力度明显高于中国。欧美以反政府补贴为由行贸易保护主义之实,且对中国产品区别对待、带有明显的歧视性,违反世贸组织规则原则。
文章举例,法国自今年起实施电动汽车补贴激励措施,采用中国生产电池的电动汽车可能由于“碳足迹”评分较低而不能获得补贴。
以“公平竞争”名义破坏公平竞争
文章又表示,这次欧盟委员会对中国电动汽车启动反补贴调查,一方面,是在没有欧盟产业申请的情况下自行发起的,明显违反市场意愿;另一方面,为达到预设目标,欧盟委员会罔顾世贸组织规则,构造并夸大所谓“补贴”项目,摒弃出口量最大代表性标准,在抽样中排除了出口量靠前的欧美企业,只选择中国本土企业。这些做法,抽样标准不合规、过程不透明、结果不公正,其本质是滥用世贸规则程序,将调查工具武器化,以“公平竞争”名义破坏公平竞争。
文章写道,欧盟汽车行业高度依赖国际市场,每年创造近千亿欧元贸易顺差,2023年德国生产的汽车近80%用于出口,良好的国际贸易环境是欧盟汽车企业的共同期盼。如果欧盟一意孤行,滥用保护主义措施,执意制造并升级贸易摩擦,中方绝不会坐视不管,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经过8个月的反补贴调查之后,欧盟委员会当地时间周三通知汽车制造商,将从7月4日起,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车征收最高达38.1%的临时反补贴税。
中国或对欧盟汽车、白兰地、乳品、猪肉征关税
另据央视微信公众号玉渊谭天称,中国酝酿报复行动,可能提高从欧盟入口的大排量汽油车及白兰地等产品的进口关税。
据了解,对于欧盟拟实施的加征关税措施,中国业界非常不满,强烈呼吁相关部门采取对欧盟反制措施。据业内人士透露,中方内部正在推动提高大排量汽油车进口暂定关税的相关程序。
除此之外,今年初中国商务部发布公告,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白兰地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该案初步裁决结果预计将于8月底前公布。
此外,对于中国工业界近期游说政府对欧盟乳制品展开反补贴调查,以及对猪肉产品展开反倾销调查一事,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亚东周四回应,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世贸组织规则,中国国内产业有权提起调查申请,维护正常市场竞争秩序和自身合法权益。
何亚东称,调查机关将依法对国内产业提起的申请进行审查。“若符合立案条件,调查机关将启动立案程序,依法对外披露和发布公告。”
欧盟是中国重要的猪肉、乳制品供应商,据中国海关总署数据,2023年西班牙占中国猪肉总进口量近23%最多,高于巴西和美国;欧盟乳制品占中国进口总额36%,仅次于纽西兰。其中欧洲的荷兰、法国、德国、爱尔兰和丹麦等出口量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