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23日讯)专骗狮城人,跨国犯罪集团特地把诈骗中心开在新山公寓、购入新加坡注册电话卡,然后雇人按照剧本拨电进行假朋友骗局,30人被骗18万4000馀新元(约64万4000令吉)。
受雇行骗的两名大马籍被告是庄敬文(25岁)以及一名18岁少年面对30项串谋欺骗罪状,控方以10项提控,余项由法官下判时纳入考量。
《新明日报》报导,案情显示,少年去年11月应聘到位于新山的诈骗中心工作,负责执行“猜一猜”骗局,并收到一份列出新加坡人名字、电话号码和面子书账号的名单。
少年会使用新加坡注册电话号码拨电给名单上的人,假扮成熟人借钱。同年12月,庄敬文也被雇用,他被安排入住一间公寓,和少年负责用同一台手机拨电联系潜在受害者。
诈骗中心特地选在靠近柔佛长堤附近,以至于他们可以使用新加坡电信服务,来电显示才不会出现+65。
两名被告和其他同伙会收到不同剧本以供参考,为了避免让接听者起疑,他们会轮流拨电,减少背景的吵杂声。
此外,庄敬文也负责看管SIM卡,一旦不够就需联系上层,对方会安排送货,他则在公寓附近的草丛取货。少年则是被安排分派名单给其他同伙,以及告知他们最新的转账银行账号。
两人以及一名诈骗中心经理李文金(26岁)事后遭马来西亚皇家警察逮捕,再引渡回新,期间他们共欺骗30人,损失金额约18万4005余新元。
法官判庄敬文入狱43个月以及少年32个月。(人名译音)
接“亲戚”求救电话 一受害者3天转2万
有受害者3天内转账2余万新元(约7万令吉),接银行通知称有可疑转账交易。
该受害者今年3月8日接到自称是亲戚的电话,对方称近期更新电话号码,电子银行有问题,要求受害者帮忙转钱给承包商。
受害者信以为真三天内把2万零400新元转给对方,之后接到银行电话指转账交易可疑,联系上亲戚才惊觉是骗局。
另一受害者在12月8日误以为是友人打来,转了1万1630新元(约4万零705令吉),时隔两天又接到“友人”联系转账,但交易未完成就被银行拦截。
按受害者信任指数抽佣 最高达诈骗额18%
被告依照受害者信任指数打分,并可从骗取的金额抽取最高18%佣金。
两被告拨电联系受害者后,会在手机存下对方的名字,并根据受害者的信任“打分数”。
作为报酬,除了底薪,若成功行骗他们也会收到8%到18%的佣金。
庄敬文去年12月到今年2月,共收到7500令吉(约2141新元)的底薪,以及5万馀元令吉的佣金(1万4278新元),前后赚了1万6634新元,少年则是赚到5令吉(1万4278新元),他把钱都花在喝酒以及唱歌。
两人分别赔偿了2211新元以及4422新元,律师求情称两人家境贫困,并非主谋,恳求法官轻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