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9月2日,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日本签署降书、同盟国宣布胜利正式结束。77年后的2022年2月24日,俄罗斯以“非军事化、去纳粹化”为由展开所谓的“特别军事行动”,全面入侵乌克兰。
至今已持续一年5个月的军事冲突,已发展为二战后欧洲最大规模的战争。
尽管如此,法国《回声报》认为,乌克兰战争不可能迈向第三次世界大战,因为世界不再处于一种集团体系之中,俄罗斯和西方也不再具有曾经的影响力。
然而,战争对平民所带来的伤害,却远远不会因“全球战争不会爆发”等语而有所减缓。对于乌克兰人而言,针对俄罗斯入侵者日益剧增的仇恨,正不断具象化为一个个乌军的军事目标。
其中最具意义的,便是象征著俄罗斯真实入侵证据的克里米亚大桥。
与克里米亚唯一连接点
克里米亚大桥(Crimean Bridge),旧称为刻赤海峡大桥(Kerch Strait Bridge),是一条历经建成、损毁、重建、又被重创的桥梁。
这座长达19公里的双用途大桥,由公路桥和铁路桥组成。每天有约4万机动车辆通行16.9公里长的双向四车道,及50列列车使用长达18.1公里的2条铁路轨道。
自2018年来成为欧洲和俄罗斯最长桥梁的克里米亚大桥,将俄罗斯西南部塔曼半岛丘什卡沙嘴,连接至俄罗斯2014年占领的克里米亚半岛东部的刻赤。
刻赤海峡是一片连接黑海和亚速海的狭长水域,也是这2条水道的唯一航道,并在克里米亚战争后成为俄罗斯的内海。
横跨刻赤海峡的克里米亚大桥,因此也作为连接俄罗斯大陆和克里米亚半岛的唯一纽带。
克里米亚大桥还未建成时,俄罗斯和克里米亚半岛使用铁路轮渡通行。但在该交通服务因技术问题停晕后,两岸改由汽车渡轮接驳俄罗斯高加索港和乌克兰克里米亚港。
俄国末代沙皇最先提议
修建克里米亚大桥的计划最早可追溯至120年前,当时俄罗斯罗曼诺夫王朝最后一位沙皇、俄罗斯帝国末代皇帝尼古拉二世,提出了在刻赤海峡兴建跨海大桥的想法。
然而,莫斯科大公国曾经坚如磐石的沙皇专制制度,在1894年即位的尼古拉二世统治初期,逐渐浮现出最终导致沙皇制度被推翻的致命裂痕。
积极推行军事封建帝国主义政策、反对任何民主改革形式的政权,使尼古拉二世1904年在扩张主义政策指导下,为争夺朝鲜半岛和中国东北而引发日俄战争。
尼古拉二世在战争中指挥不力导致俄军惨败,成为第一次俄国革命(1905至1907年)爆发的直接导火线。
随即接踵而来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及1917年俄罗斯革命等内忧外患。等到兴建跨海大桥的计划再次被提起时,已是将近30年后的事情了。
苏联在1930年代再次萌生造桥计划,但因纳粹德国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而被搁置。
跨海大桥因二战开始施工
跨海大桥方案真正开始被实施,是在二战苏德战争期间。
德国当时为了能在高加索战役中,加快进攻速度应对苏军的强势反攻,著手修建了一座可以向高加索地区快速输送军队的铁路桥。
该项目由纳粹德国领袖希特勒亲信、帝国装备部部长兼建筑师斯佩尔负责,于1943年正式构思动工,并在4月和6月分别修建了一条兼有公路和铁路的桥梁和索道。
这座旨在助德军应对苏军反攻的重要交通建设,便是克里米亚大桥的前身。
在一再受重挫的德国得以完成修建跨海大桥前,苏联红军于同年10月9日,解放了包括克里米亚在内的塔曼半岛,而该岛的德军皆被肃清。在被迫撤离前,德军炸毁了此前未完成的2座桥。
此后,苏联接手了德国遗留下来的工程,最终在一年后完成了全长4.5公里的铁路大桥。
然而,历经许久才终于建成的铁路大桥好景不长。在通行不到3个月后,施作简陋的桥墩因缺乏防波堤保护,于1945年2月遭浮冰撞毁。
从二战结束至苏联解体整整46年来,克里米亚移交乌克兰管理,而损毁的铁路桥迟迟未落实重建计划。期间,刻赤海峡两端仅靠低效率的铁路轮渡通行。
1994年甚至提出过海峡隧道方案,但这些计划都因战后等因素导致的资金不足而未能实现。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