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5日讯)在历经10年的协商,联合国在当地时间周六达成一项保护全球海洋的历史性协议,联合国《公海条约》(the High Seas Treaty)将在2030年以前将全球30%海洋纳入保护区,以保护并复育海洋生物。
英国广播公司(BBC)报导,来自超过100个国家的代表在纽约联合国总部进行38小时的马拉松协商后,在周六晚间成协议,较原定时间晚了一天。过去多年来,由于各国对经费来源和渔权存在分歧,而无法达成协议。
上一次联合国就海洋保护达成协议是在40年前,于1982年签署《联合国海洋法公约》(the UN Convention on the Law of the Sea)。
路透社报导,在最后一天的马拉松式谈判后,联合国会议主席兼新加坡海洋和海洋法问题大使陈惠菁说:“这艘船已经靠岸了。”新加坡自2018年9月起便主持这项协议的谈判。
2030年前 全球30%海域纳入保护区
这项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全球协议,被视为是在2030年以前,让全球30%陆地与海洋受保护的全球努力中至关重要的一个部分。这个“30x30”目标是去年12月在加拿大蒙特利尔达成的。
经济利益是2月20日展开的最新一轮谈判的主要症结点,发展中国家要求从“蓝色经济”中获得更高比例的利益,包括技术转让。
直到最后,有关分享生物科技等产业使用的“海洋基因资源”利益的协议也是争论的焦点,并拖延了谈判。
保护“公海”生物多样性
《公海条约》的“公海”指的是所有国家都有权利捕鱼、航行和做研究的国际海域,目前只有1.2%的公海受到保护。
在保护区外的海洋生物一直遭到气候变迁、滥捕和船运交通的威胁。根据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最新数据,全球有近10%海洋物种濒临绝种。
在《公海条约》建立的新保护区内,将限制捕鱼量、船运航线,以及剥削海洋活动,例如深海采矿,亦即在海面200公尺以下的海床采矿。
环保团体一直关切深海采矿可能干扰海洋生物的繁殖地、制造噪音污染、对海洋生物造成毒害。
环保团体:扭转海洋生物多样性损失
环保团体绿色和平(Greenpeace)表示,到2030年,每年需要保护1100万平方公里的海洋才能实现这一目标。
环保团体称这个等待已久的一步,有助于扭转海洋生物多样性的损失,并确保永续性发展。
参加谈判的绿色和平海洋活动家梅勒表示:“各国必须正式采纳且尽快批准,来让这份条约生效,然后让我们地球的海洋保护区获得所需的充分保护。”
梅勒说:“实现30x30目标的时钟仍在倒数计时。我们还有5年的时间,我们不能自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