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15日讯)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表示,根据病毒进化规律,推测新冠病毒趋于稳定、毒力趋弱的概率较大。他还认为,目前病毒传播更隐匿,但重症和死亡的比例很低。
张伯礼周一受访,阐述如何科学认识措施优化和疫情防控效果。他指出,中国的防控方案调整一直都是与疫情形势相关,具体表现在病毒变异、免疫屏障、防控能力、治疗方案等四个方面。
他说,目前的临床实践表明,新冠病毒引起的重症和死亡比例非常低,这意味著新冠病毒的致病性减弱。
他还提醒,新冠病毒传播隐匿、潜伏期缩短,前者因为不引起明显症状而难以察觉,后者则意味著意味著感染者从被感染到传染人的时间进一步缩短,这两方面变化共同造成病毒的传播力增强。
文章指出,近日的感染者数据显示,目前确诊的感染者大多无症状。本次感染情况是冠病病毒在中国群体免疫屏障基本形成(全人群疫苗全程接种率超90%,60岁以上基础免疫全程接种率超85%)的前提下,受到免疫压力选择作用的结果。
张伯礼指出,这样的进化对于新冠病毒某一特定分支保持‘优势’是有利的,因此,从病毒进化规律推测,新冠病毒趋于稳定、毒力趋弱的概率较大。
张伯礼认为,通过大数据的赋码管理是科学精准防控的具体体现。利用大数据技术,在减少集中隔离对象人数、缩短隔离时间的同时,还能保证隔离的有效性和规范性。
他还认为,应将高风险地区外溢人员的“七天集中隔离”调整为“七天居家隔离”;将风险区域由“高、中、低”调整为“高、低”,尽量减少管控人员;高危区域一般以居住单元和建筑为单位划定,不允许随意扩大等措施,都是防控进一步科学优化的体现。
张伯礼说,只有进一步提升防控的科学性、精准性,才能在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间寻求最适合的平衡点。“我们应该认识到疫情的复杂性和反复性,充分认识优化调整防控措施不是放松防控,更不是放开、‘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