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16日讯)中国7月份16至24岁青年失业率19.9%创今年新高,中国国家统计局表示主因是毕业季导致。官方先前解释此为“摩擦性失业”,归咎于求职者个人选择,网友讽创造新名词,就可以不算是失业。
台湾中央社报导,据中国国家统计局自今年2月起每月发布的数据,全国城镇失业率以及31个大城市的失业率,最高峰落在今年4、5月间,分别为6.1%与6.9%,之后就呈现下降趋势至今。
但另一方面中国16至24岁青年失业率呈现攀升趋势,7月份已达19.9%,也是目前为止最高点。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在新闻发布会中表示,随著疫情形势好转,经济逐步恢复,城镇失业率回归正常水平。其中,25至59岁就业主体人群失业率向下,带动今年7月份整体失业率不升反降。
至于青年失业率方面,随进入毕业季,毕业生集中进入劳动力市场,失业率走高。
付凌晖提到,青年人在求职过程中,对就业的期待和市场需求之间也存在著一定的差距,这些都影响青年人就业。
就业结构性矛盾让青年难找工
而国家发改委国民经济综合司司长袁达也在8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提到,由于就业结构性矛盾持续显现,部分领域人才供需脱节、人岗匹配度不高等问题都需要进一步解决。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青年失业率创新高的现象,国家统计局在今年7月曾提出“摩擦性失业”的解释。付凌晖表示,青年群体初次进入劳动力市场,普遍面临摩擦性失业困境,同时受疫情影响,企业吸纳就业能力下降,年轻人求职管道在疫情条件下也受到了阻碍。
“摩擦性失业”定义模糊挨批
对于“摩擦性失业”的定义,中国文化大学国家发展与中国大陆研究所教授欧阳新宜,在今年8月份《展望与探索》月刊撰文指出,“摩擦性失业”指的是求职者在换工作过程中,自愿的、暂时的失业状况,也是求职者与工作空缺无法配合、在职位供需之间产生的摩擦状况。
欧阳新宜更进一步提到,中国官方特别突出了个人职业选择矛盾上的“摩擦性失业”问题,“让人对国家统计局‘议题设定’背后原因产生好奇。”
由于“摩擦性失业”强调因个人职涯选择而导致失业,官方此番说法也一度引起网友热议,就有微博网友吐槽,“这个解释很绕口令”,也有人反讽,官方创造这些新名词,这样就可以不算是失业。而在本月份国家统计局的新闻发布会中,未见官方再提到“摩擦性失业”一词。
疫情影响经济导致就业前景黯淡
德国之声在11日的报导则认为,疫情封控拖累经济,是造成中国应届生就业前景黯淡的原因之一。报导中采访到一位南京大学应届毕业生陈同学,她表示从今年3月起开始找工作,好不容易通过视讯3轮的面试才录取,结果却在4月因为疫情无法进入北京,之后又因为北京疫情扩散,实施严厉的封控措施,导致报到时间一延再延,最后公司等不下去,决定重新征人,“到手的offer就这样没了”。
部分港媒也在7月中针对青年失业率创新高的报导中发出警讯,强调改革开放40馀年以来的经济腾飞和国家进步,让许多年轻人对国家的未来满怀信心,但由于改革红利的递减,阶层分化和固化持续加剧,内卷的蔓延,大城市高房价的挤压,又导致他们对自身前途充满迷茫。若问题无法解决,“恐影响年轻人的积极性和对于国家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