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10日讯)中国上海市全面封城近10天已致民怨沸腾,副市长宗明周六宣布,拟再开展一次普筛,根据筛查结果,画分“封控区”、“管控区”和“防范区”,实行阶梯式管理,这也代表上海封控措施将松绑,结束全域静止状态。宗明在记者会上还哽咽表示,会全力改进工作不足,但民怨未解,民众要求先解决物资问题。
据法国国际广播电台报导,上海官方原先宣布,以黄浦江为界,分区分批封控筛查。3月28日5时起,浦东先行封控,4月1日5时解封;4月1日3时起,浦西封控,4月5日3时解封。不过,3月30日晚间,上海又宣布采取“全域静态管理”,随后实施全面封控。迄今,上海民众被封控近10天,不少小区甚至已封控大约两周,日常生活与饮食均出现问题,网络上不断传出有居民抗议或断粮求救的声音。
按宗明说法,将依这轮普筛结果画分3区。“防范区”指近14天内没有阳性感染者报告的居住小区,民众可在行政区域内适当活动。“管控区”指近7天内没有阳性感染者报告的居住小区,民众实施7天居家健康监测,足不出小区,可以下楼。“封控区”指近7天内有阳性感染者报告的居住小区,民众足不出户。
保障民生物资供给,仍是上海防疫的最大问题。上海官方一再宣称,物资供应不成问题,但社交媒体上却频繁出现上海市民“抢菜难”,发起“民间自救”等信息。
与此同时,作为中国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城市,上海大量独居老人、超高龄老人、病患群体在严格防疫措施下的生存状态,也受到关注。
当地的医疗专家提出警告,医疗资源过度集中,可能带来的“次生灾害”。香港媒体报导,上海市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副院长缪晓辉近日发文指出,因封控政策,上海医疗资源挤兑严重,包括糖尿病在内的其他疾病额外死亡人数可能增加。他呼吁,须考虑封闭期间的各种次生灾害,“不能一直用老办法解决新问题”。
新增近2万5000宗本土感染
香港电台周日报导,上海过去24小时新增2万4943宗本土感染个案,其中1006宗是确诊病例,2万3937宗是无症状感染个案。191宗确诊是早前的无症状感染病例,其馀感染都在隔离管控或相关风险人群排查中发现。
新增9宗境外输入确诊病例,和两宗无症状感染,都在闭环管控中发现。
美国国务院表示,由于与新冠肺炎疫情相关的限制,包括父母与子女有分开的风险,呼吁美国公民不要前往香港、吉林和上海。鉴于上海确诊个案激增及防疫限制带来影响,国务院容许驻上海总领事馆的非紧急美国政府雇员,以及美国政府雇员的家属,自愿离开中国。
在北京,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表示,美方授权驻上海总领馆人员和家属自愿撤离,是美方自己的决定,但中方的防疫政策科学有效,对上海等地战胜新一轮疫情充满信心。
对于外国驻华外交领事人员涉疫问题,中国有关部门和地方已经尽可能提供协助和便利,中方对美方无端指责中国防疫政策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已经向美方提出严正交涉。